中国式过马路,何是文明起来?

|
本报17日讯(司青飞 记者 张海霞 文/摄)今天,哈尔滨市胸科医院的10名护士组成志愿者队伍走上街头,劝阻“中国式过马路”。这也是参加本报“红灯记”行动的第7家医院。
志愿者们在道外区先锋路与红旗大街交口处分成5组站岗。在志愿者的劝阻下,多数行人会停下闯红灯的脚步。
哈市胸科医院党委书记李平表示,多数的交通事故,都直接或间接的跟行人闯红灯有关。行人闯红灯,是对自己生命不负责任。闯红灯的行人多是成年人,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下,孩子们也闯红灯过马路。那么,孩子长大了也会继续闯红灯过马路,如此循环下去,教坏了一代又一代人。只有全社会参与进来,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宣传、教育、处罚多措并举,才能使文明逐渐养成,进而有效治理“中国式过马路”。文明在脚下,亮起心中的红绿灯。
李平介绍说:“今天上街站岗的10名志愿者全部是各科抽调的年轻护士,其中还有2名男护士,他们站岗之后可以直接回医院上夜班。”
李平说,“中国式过马路”阻碍了哈尔滨这座美丽城市的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不和谐因素,有的人可能认为东北人豪爽,不拘小节,对交通规则不屑一顾。其实,豪爽和文明并不矛盾,为什么不做一个豪爽又文明的哈尔滨人呢!
志愿者劝阻行人闯红灯
前一篇:你家的水龙头,你敢用吗?
后一篇:大沾河湿地,无人涉足的原始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