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议将霁虹桥及周边区域辟为铁路文化步行街

(2011-12-02 10:15:58)
标签:

道里

霁虹桥

中东铁路

步行街

黑龙江日报

文化

分类: 热文转载
关于将霁虹桥及周边区域辟为
铁路文化步行街(公园)的建议

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政府: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冰城夏都、滨水丽都、魅力之都”的要求,以及“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倡议,我认真阅读了《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十大工程”近期建设规划(2009——2011)》和《印象•哈尔滨规划》的详细内容,备受鼓舞。为此,我认真思索,积极谋划,也想为建设美丽家乡献上我的热情和智慧。

作为一名有着浓厚乡情的普通市民,我想就霁虹桥是拆还是重建的问题,以及该桥交通拥挤如何解决的问题,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一条大胆建议。这条建议是我经过一周多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和深思熟虑整理出来的。我的建议就是:充分挖掘和利用霁虹桥的潜在价值,将霁虹桥及周边区域辟为铁路文化步行街(或公园)。下面我对这个建议进行一下详细解读,以供市委、市政府各位领导参考和决策之用。

一、霁虹桥存在的价值

据哈尔滨城市规划局和哈尔滨城市规划学会编著的《哈尔滨•印象》记载,霁虹桥始建于1898年,1900年落成,1926年11年重建。霁虹桥地处哈市交通要冲,建筑风格独特,是哈尔滨桥梁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立交桥。它最初是木质跨线桥,后由俄国设计师符•阿•巴利改成钢混结构,并由时任东省铁路公司理事、哈工大校长刘哲命名题字为“霁虹桥”。这座桥从开埠至今,见证了哈尔滨所有的屈辱、反抗、辉煌、腾飞的历史,是一座具有深远历史纪念意义的地标性建筑。我市唯一一座被列入保护建筑的桥梁就是霁虹桥。霁虹桥上设四座方型尖碑,远看酷似桥头堡。方碑上刻有狮子头像,桥的铁栏杆上附有镂空嵌花和中东铁路徽标——铸铁“飞轮”。所有附件造型都是那么别致新颖,风格鲜明,富有浓郁的艺术性和历史感。

霁虹桥不仅是我市一座独有的桥梁艺术瑰宝,也是我市城建史与铁路发展史的最好见证,更是哈尔滨建筑群体中最美的音符之一。历经80多年的风风雨雨,霁虹桥早已成为世人心目中一道挥之不去的靓丽风景。因此,将霁虹桥及周边区域开发利用好,无疑会给哈尔滨人民带来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会为哈尔滨成为著名的旅游城市带来良好声誉。

  二、提出建议的动因

  近来,一些社会人士和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吁请市政府对霁虹桥这座独一无二的老桥实施修复或重建,他们认为:

①霁虹桥是连接道里区和南岗区的枢纽,地处交通要道,每天大约有近万台车经过,如此重负,致使老桥难以承受。政府应该有个通盘考虑,早日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修复或重建该桥,或者再建一座新桥,以缓解霁虹桥的交通压力。

②尽管交管部门在霁虹桥转盘道处增设了信号灯,做出了限时、限车种、按车牌单双号通过车辆的要求,可以暂时起到疏导交通、减轻老桥负担的作用,但不能解决交通堵塞和对桥的破坏问题。这座有着80多年历史的老桥已经不再年轻,让它继续带病工作,无疑会带来很大风险。
③追溯:四年前,经哈市一些专家鉴定,霁虹桥桥体破损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东北林业大学桥梁检测机构据此建议对霁虹桥大修或重建,交通部门也限制了12吨以上车辆在该桥上通行。此后,经市政府与哈铁路局磋商,市建委组织召开了霁虹桥改造方案专家论证会。专家建议改造工作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原有桥梁建筑风格,对桥面适当拓宽,同时抬高桥面,满足使用功能及桥下铁路电气化改造净空标准。后经专家探讨发现,霁虹桥的破损程度已经相当明显,因此不再具备维修的价值,只能等待重新建设。

  而我认为:以上种种说法都站不住脚,均构不成老桥必须重新修复或拆掉重建的理由。因为,虽然霁虹桥很老,但如果利用和保护得好,完全可以继续为冰城人民造福,并重新发挥出耀眼的光芒。霁虹桥具有聚集和恢复老哈尔滨民俗的价值,具有吸引中外游客观光旅游的价值,还具有传承百年冰城历史文化的价值,是一座不可再生的宝藏。无论是将其拆掉或重建,都是对这座宝藏的无情破坏,都是对历史的不尊重,都是对人民的犯罪。基于以上考虑,我决定为市委、市政府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思考。

三、建议内容

建议: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应彻底放弃使用霁虹桥这个交通枢纽的原有功能和用途,将其及周边区域辟为“铁路文化步行街(公园)”,从而达到妥善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打造特色文化休闲广场(民俗集市)、扩大地域文化品味、提升哈尔滨知名度、满足人民群众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的目的。
1、建设一条步行街(一个主题公园)。将南起市城管局门前、西从哈尔滨铁路局工务段往东、北至黑龙江日报新楼前围成的区域开辟成一个供游人赏光、休闲、娱乐、购物、经商的步行街或主题公园。重新规划、设计这片区域,撤掉现有交通护栏,禁止任何车辆通行,用隔离锁将这一区域封闭起来,全部用面包石铺路。充分利用这一区域的铁路文化景观,打造具有冰城特色的旅游休闲胜地。在现在的大转盘处竖立一座“中东铁路纪念碑”(也可用火车头为造型),在市城管局、铁路局工务段、黑龙江报社三处进出口各设计一个步行街标志(或主题公园标志)。

2、修筑两条连接道里和南岗的桥梁。在红军街附近再建一座通向道里区的新桥,以此替代霁虹桥分流南北过往车辆。或经道外八区体育场建一条连接南岗与道里的新干线,疏通南岗与道里之间的交通。虽然新干线绕点远,但却能将霁虹桥这座历史名桥完整保存下来,并充分利用起来,挖掘其宝藏为社会造福。既然霁虹桥已经被列为重点保护建筑,并含有丰富的桥梁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就应该按照文化遗产的有关要求来予以保护。这不仅仅是一个修旧如旧的问题,而是如何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的问题。建设新桥的目的,就是为保持霁虹桥原有整体建筑形象和建筑风格免遭人为破坏。那种“适当拓宽、抬高桥面、结合哈大齐铁路专线改造或重建的想法”,都是对历史极不负责的想法,也是对后人不负责任的想法,绝对不应该采纳。

3、打造一处与“北京天桥”相媲美的民俗大集。将霁虹桥及周边区域打造成人们喜欢聚集、玩耍、休闲、观光、谋发展、展才艺的人间乐园和“冰城天桥”。中国最有名的“天桥”当属位于北京宣武区东部正阳门外的那座老桥。它原为汉白玉石做成,三梁四栏。桥下为由西向东的龙须沟。因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坛时必经之路而命名为“天桥”。后来,“北京天桥”逐渐形成具有“京味”特色的天桥市场。解放前,许多江湖艺人在天桥设场子,表演各种杂耍,形成一大市井风情画卷。“北京天桥”杂耍不但内容繁多,而且艺人技术高超,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客商及当地的老百姓前来观瞧,由此促进了当地民俗文化和商贸经济的大发展。

霁虹桥区域也完全可以变成这样的场所。冬天,人们可以利用这里的自然地势,建造一个市内最大的滑雪场,还可以在这里办冰灯展、雪雕展、花灯展、腰鼓赛、花车游等。还可以站在桥上欣赏南来北往的火车出站进站。与朋友一起来玩滑冰、玩滑雪、玩滑梯、乘四轮马拉雪橇,吃冰糖葫芦、吃雪糕、吃冻柿子。春天,人们可以在这里举办各种花卉展览。夏、秋,人们在这里可以交换邮票、摆摊卖艺、举办婚庆摄影、扭大秧歌、办露天美展、影展、进行露天绘画、开设花鸟鱼市等等。

4、创建中东铁路博物馆。把霁虹桥过街通道两侧的台阶部分再拓宽、延长、加固、抬高、加盖,建成展览室,并与地下过街通道(长40米宽5米)连成一片,作为中国首家中东铁路博物馆馆舍。整个博物馆外形可建成巨大的与铁轨平行的火车头状,从而彰显出铁路文化这个主题。博物馆内陈与哈尔滨各个时期铁路发展史有关的图片和实物,兼售各种火车模型、哈市著名建筑景观模型、铁路工具、徽章模型、铁路邮票等旅游商品。

5、开辟旅游商业区。改造霁虹桥西侧沿街建筑。将霁虹桥西侧自桥头到哈铁机车车辆配件厂(霁虹街10号)门前这段路的商家及企业动迁走,然后改建成统一风格不超过二层的欧式餐饮店、美发店、服装店、画室、展室、古玩店、歌厅、酒吧、商店、书店、旅游精品屋等。在桥头往南至哈铁局工务段门前这段人行道上(现丁香苑北侧),贴板障子建一排木制旅游产品销售小屋,对面设立旧书、古玩市场,吸引过往游客。

6、增加霁虹桥及周边区域附属设施。①在桥上搭建少量精致的欧式木制旅游产品销售小屋;②在霁虹桥坡下四角人行道上各建一个出售俄式面包、红肠、奶油和饮料的茶食店,供冬季来此游玩的人们食用;③扩建一条上百米长的百家报刊阅报栏,吸引游人阅读;④开放黑龙江报社美术馆,在其门前建画廊,展示冰城画家作品;⑤允许画家在人行道上自由作画;⑥铺设一条自哈铁工务段经霁虹桥到黑龙江报社门前的摩电车观光轨道,供南来北往的游人乘车观光之用,为那些不愿绕远的人节省时间和路程;⑦将黑龙江日报社老楼一、二层开辟成黑龙江报业博物馆,展览自中东铁路时期到现在的所有中外报纸;⑧扩大霁虹桥西北侧现有丁香苑面积;⑨环大转盘道新建“中东铁路纪念碑”开辟一处冬能滑冰夏能溜冰的滑冰场;⑩开放市城管局右侧花园,并在这里建一个南岗(秦家岗)历史纪念碑,详细介绍南岗的发展历史。

7、改造工厂胡同。把工厂胡同现有企业和住户全部动迁走,将中东铁路时期遗留下来的1908年建造的老教堂(工厂胡同7-4号)——伊维尔随军教堂周边开发成休闲广场和旅游景点(包括停车场)。
8、改变到达霁虹桥后的各线汽车行车路线。道里方向开来的公交车到达省报社门前广场后,分别向左右转弯返回道里;南岗方向开来的公交车在市城管局门前交错而过。

9、在经纬街与霁虹街交叉口的街心花坛处,兴建一处地下停车场。

四、实施该工程的意义

1、可保留一份文化遗产。霁虹桥是冰城众多宝贵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一份,其价值无可估量。历史上,哈尔滨是一个华洋杂处、多元文化并存、建设起点很高的城市,曾经创造过大量建筑奇葩和人文景观,但是由于我们保护不力,一些值得骄傲的东西正在逐渐消失。试想,一个城市如果没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文化的存在,必然显得枯燥无味。所以,我们不能让霁虹桥这份文化遗产再遭破坏和遗失,必须珍惜和挽留这份文化遗产,让她为后人造福。

2、可让霁虹桥成为独特风景。霁虹桥的魅力是其他景观无法比拟的。我认为,太阳岛离市民太远了些,而且门槛过高,一般人几乎无福享用;防洪纪念塔文化含量和艺术特色较霁虹桥稍逊一筹;极乐寺属于佛教圣地,香火气息过浓,缺少优雅和清明的景色;斯大林公园冬季万木萧疏,寒风料峭,难以构成繁华场景。唯有霁虹桥,因为是道里和南岗的必经之地,且地势高旷,视野开阔,西汇火车站之四海宾朋,南拢著名学府莘莘学子,所以极易汇聚人气。站在这里,近可俯瞰中东铁路旧迹,远可眺望傅家甸新貌;既可以悠然漫步,踏雪沉思,也可凭栏伫立,驰骋胸怀。这是一处多么难得的休闲胜地和绝佳风景啊!

3、可拉动内需保经济增长。据初步估算,如果霁虹桥及周边区域被辟为步行街的项目成立的话,那么,这一改造工程将涉及两座新桥、两片商业休闲区、一条步行街、一个主题文化花园、两个博物馆、一条有轨电车、一个地下停车场等十多个项目的联合开发建设,势必对我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步增长大有益处。

以上建议,仅供市委、市政府各位领导决策参考。


        建议人:赵文铭
       
附:《霁虹桥铁路文化步行街(公园)建设示意图》一份。
建议人:赵文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