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杨树,故园三十六年前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散记 |
相信没有几个人知道大杨树,但是,对于我却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1975年3月,我的高中生活正式在大杨树开始。记忆中的大杨是是一条街,一家旅馆,一家商店,一家书店,没事的时候就是逛书店,或者爬一下北面的小山。
1973年教育要回潮,仍掉了几年的考试恢复了,就在那一年,大杨树一中到农场去招高中生,招考老师就驻在我读书的大车店,那一年的三月份,我们农场共18名初中生去了大杨树一中。
这就是记忆中的我的教室,现在成了大杨树小学。
一条十字街上唯一的一个旅馆,那时各农场的人都要住在这里等大客,现在变成了商场。
这是当年的商店,是个小平房,那一年失火还烧了,现成是却变成了大楼。
大兴安岭农管局医院,我在时没有,后盖的,后来,母亲一有病就住在这里,每次我都来,这一次是一周前,母亲又病重,我又来了,想着拍一拍大杨树,就在街上转一下。
这样的小轮在小城很方便,司机说,有1200多台。足见小城不小。
这是我记忆中的书店,是当年我常去的地方,当时是平房。
大杨树北面的小山要过了铁路线,星期天的时候,我常去,那是的小山周围没有人家,山上还有俄罗人的墓地,如今,山体被严重破坏,当年的了望塔我是常上去看大杨树全景。
如今又多了两个塔。
我又一次登上了塔,却没有勇气登到顶。
线轱轳山,也是我们常去的地方,感觉应该是火山,但是没上去过,当时是鹿场,我的班主任郭老师就住在那里,上学的时候,我和班上的部分同学还去他家看过一次。
甘河,呵呵,是我的梦。
印象中,每逢周日我们部分同学就去了河边,就会全天泡在那,我的游泳就是从这里学会的。
岁月不留情,刀刀摧人老,
小在时候看到的毛咕嘟花和小桃红,仍然开在山上,
而我却到了知天命的年龄。
那天,我爬到三层就腿软了,不比当年的虎劲了,
而孩子们却如我当年,一气爬到了了望塔的顶层,
一副什么都不怕的好年纪。
我从山上下来,
杜鹃花依旧第一个报春,
我心里却感叹岁月的无情。
看到这样的小东西,我有了拍一下的想法,
它失在是太不起眼里,
大兴安岭农场局,原来是归黑龙江的,我考学的那一年归了内蒙古,我毕业也就留在了黑龙江,场局所在地大杨树东,原来是个大屯子,街不像街,房不像房。
现在,有点模样了。
街宽了,亮了,
农场局原来权力挺大,现在企业化了,农场成了企业的主体,管理局权小多了,
我当年的同学,同事,还有学生还都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我却没有心情和他们联系,都是如年旧账,说些什么好,还是不见的好。
管局不小,它管理着甘河农场、巴彦农场、东方红农场、达拉滨农场、欧肯河农场、宜里农场、诺敏河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