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原址和现址

标签:
哈尔滨康德新闻黑龙江日报北大新报盛京时报 |
分类: 图片新闻 |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黑龙江日报成立70周年,为了了解黑龙江日报社的历史,也为了记住历史,把5年前发的,也就是黑龙江日报成立65周年发的图文发在朋友圈里。
12月1日是黑龙江日报65周年,给本报写一篇回忆性的文章,查一些资料,对报社的去脉和来龙有一些了解。
《康德新闻》
伪满洲国官办垄断报团。1941年8月25日伪满公布新闻社法,官方投资成立康德新闻社,原有日伪绝大多数中文报社(计18家)改组成立分、支社,统一归属康德新闻社。总社设新京(即长春),原《盛京时报》社长梁谷保藏任理事长,《大北新报》社长山本久治任专职理事。在长春总社出版《康德新闻》,1944年7月1日由伪满国务院机关报《大同报》改组而成,初为对开4版,出过晨报、晚报、日报。后缩减为四开2版小报。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次日《康德新闻》随之告终。在沈阳出有《康德新闻》奉天版,1944年9月14日由老牌《盛京时报》改组而成。在哈尔滨出有《康德新闻》哈尔滨版,1944年6月由《北大新报》改组而成。在抚顺、北安等地出有多处分版。康德新闻报团鼓吹"日满一体"、"亲善提携"。总社和分、支社均由日本人负责主持,同时网罗一些汉奸从事编采工作。日本投降后,康德新闻报团全部解体。1946年8月30日,哈尔滨人民法院判决以战犯罪将山本久治处死。
黑龙江日报现址(《康德新闻》)
东北沦陷期间,日伪当局为强化“新闻统制”,将民营报纸兼并、扼杀,加强日本人经营报纸的实力,设立股份公司式的报业垄断组织伪满洲国弘报协会。哈尔滨市日本人经营的哈尔滨日日新闻社、大北新报社、哈尔滨时报社和伪满洲国通信社哈尔滨支社等4 社,首批加入弘报协会为加盟社后,因原有“社屋狭隘”,合伙出资伪满币42 万元,于1938年(伪康德5年)10月,在地段街2 号场地,占地面积4119.55平方米,建成建筑面积达4095平方米、4 层兼设4 层塔式楼项的、钢筋混凝土砖结构的哈尔滨弘报会馆大楼。4 社相继迁入这幢编辑、营、印刷一体化的报业大楼。在哈尔滨出有《康德新闻》哈尔滨版,1944年6月由《北大新报》改组而成。1954年8 月以来为黑龙江日报社使用。
黑龙江省日报社旧址 (《康德新闻》北安支社)
黑龙江日报社旧址分为两部分,印刷厂旧址位于北安市交通路十三道街南侧,与黑龙江省委旧址毗邻,原建筑为一栋二层小楼,现一楼保存完好,为民居;旧址主体建筑则位于今北安农校院内。 1945 年 4 月,伪满北安《康德新闻》报社成立,下设编辑部和总务部。 5 月,伪《康德新闻》报正式出版。抗战胜利后不久,我党接管了报社,更名为黑龙江报社,侯野锋任社长,章子冈、张向凌任副社长。 1945 年 12 月 1 日 ,《黑龙江日报》的创刊号《时事新闻》正式出版,从此揭开了我省新闻史上新的一页。1949 年 5 月,黑龙江与嫩江两省合并,报社随之迁往齐齐哈尔。黑龙江日报社旧址为我省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闻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里诞生了我省第一张党报——我党第一次公开同北满人民见面的报纸。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宣传作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现在该旧址曾作为北安农校的办公楼及图书馆使用,保存基本完好。由于已过建筑使用年限,被房产部门划定为危房,已空出。北安市立项建为北安博物馆。黑河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