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掀开了大兴安岭荒原深处盲流世界的一角
(2010-11-08 15:26:17)
标签:
梁军大兴安岭流浪兴安岭宋莲香杨青杂谈 |
分类: 汉科杂谈 |
由于忙,这篇书评一直到现在才脱稿。谨以此篇小文纪念我的好朋友邵老师仙逝。2010年11月1日4时20分在哈尔滨市锅炉厂职工医院他的灵魂飘向了远方,邵老师走的时候,她的妹妹没有告诉我,事后我才知道。他走之前一直在呼唤我的名子,,,,,我知道,这样的朋友走一个少一个。
我真的不能为他做点什么,如果时间能回走,我们再去一次大兴安岭,行走在密林中,,,,
谁掀开了大兴安岭荒原深处盲流世界的一角
-------评邵志奎的长篇小说《流浪兴安岭》
文/汉科
1987年8月下旬,我和邵老师到大兴安岭甘河农场一带的盲流点进行采访,走访了当地的许多盲流点,写了大量的采访笔记,回来后,我写了中篇小说《荒原》,邵志奎写了长篇小说《流浪兴安岭》,《流浪兴安岭》写的是在大兴安岭的森林深处,有一个甘河镇人,在甘河的上游有二户人家,杨青、宋莲香夫妇和光棍汉梁军,故事围绕着他们之间的恩怨,写出了他们的生存状态。那个秋天是大兴安岭最具特色的时节。这一群跑盲流的人,用他们深嵌着时代烙印的人生经历,在生活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为生活走到了一起。但那段传奇的经历却改变了梁军、杨青和宋莲香,小说中的三个主人的人生悲凉的命运。
有这样的一个地方,天苍苍,野茫茫,有这样一个小镇----甘河镇,有这样一个小酒馆----甘河小酒馆,跑盲流的梁军和走投无路的杨青相遇在小酒馆了。之后,他们一起朔甘河而上,来到了一片北靠大兴安岭前有甘河的开阔地带建起地窨子,开始了他们的盲流生活。
他们挖地窨子、套兔子、采山货、镩冰打鱼,过起了自足自乐的世外生活。为了寻找丈夫和丢失的孩子,杨青的媳妇宋莲香一个人来大兴安岭找丈夫,二个男人一个女人在一个与世隔绝的荒原上发生了一段感情纠合。三个人一同面对生存在挣扎着,在丈夫病重时,只有梁军的三个熊胆能救快要失明的杨青时,宋莲香为了挽救丈夫的生命,主动做出了献身的举动。而熊胆对于梁军来说,也是有着生命意义,是他希望的全部。梁军最后从三人的关系中退了出来,尽管他爱莲香,也很痛苦,而宋莲香也爱着梁军,但是在道德力量面前,他们都选择了理性。
在小说的最后,梁军为了爱而出走,去了沾河林业局。但是,宋莲香却在感情上有了失落,最后由于受不了这样大的打击,从此一病不起,杨青只好带着她下山治病,而宋莲香的弟弟留了下了,小说的结尾告诉人们,盲流生活还要继续下去。
老邵在后记中谈到为什么要写出这部小说,他写道:还是1986年,应朋友之邀,去了大兴安岭,在那里,以不曾有的频率听了人说起“跑盲流”,“盲流点儿”,一时好奇心起,遂与朋友到那儿的造访和感觉了一下那里的人,从中知道,那是一个比较另类的人群。当时即产生过以这样的人做素材写作的冲动。然,生活中经常被呵嗤,有有声的,有白眼的,也有唾弃的。
呵嗤多了,内心中便产生了恐惧,总觉得时时刻刻都在犯错误。有了这样的定势更加害怕,就把什么都缩了回来,手、头、脚。然后闭门思过,都犯了什么错误?怎么犯的?思过思的很累。结果又犯了错误,思过思溜了号,去想究竟什么是错误?以一个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犯错误的人的资质,怎么想通这么来得的问题呢?只好凑合出一个结果哄骗自己,犯错误吗,就是坏了或坏了规矩,那又什么是规矩呢?规矩是要的呢还是给得呢?凡此种种与规矩有关的,号溜的更远了。以一个不停犯错误的的人根本不可给这样深奥的问题,一个精准的答案。却不知深浅地巴望着,这回更累了,又不懂得知难而退,憋啊憋就憋出了这本小说。
其实,一部小说绝不是憋出来的,这里有老邵的人生经历,有他的人生感悟,所谓的犯错误是那时,他正经历人生的煎熬,精神状态正是不太好,所以总是想一些犯错误的事儿,其实,正像老邵所说,那又什么是规矩呢?
小说就是在写一群没规矩的人在没规矩的地方发生了一些没规矩的事儿。这部小说写的是二男一女的盲流生活,对他们的盲流生活做了日常真切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大兴安岭风光地域特色。在这样的地域中,这三个农民从秋天到秋天为时一年的生存状态中,我们不仅被带到了大安岭的森林中,也领略了这样二男一女在背离主流社会,在一群离群索居中,怎么样的演绎人的生存状态,怎么遵循道德规范,怎么对待性。
正像巴彦布在给书的作者所写的序中所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我有理由相信《流浪兴安岭》已经掀开了“大兴安岭”的那些世外之人的生存与精神面貌的一角。。。
他感叹,真正有份量的力作,将在文学圈子外陆续问世,目前黑龙江的文学创作态势,又何尝不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