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黔东南之十一:程阳风雨桥,斜风细雨应须归


标签:
赵州桥程阳风雨桥程阳桥永济桥长亭外旅游 |
分类: 一个人的旅行,用记者的眼睛看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有多少人一生都要远行,恋人相送,会期赶考。
可能程阳风雨桥就是这样,在“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时候,让迟归的游客有个歇脚的地方。
程阳风雨桥太有名了,当年郭沫若来此一游时写道:“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在外国人的眼里,这就是东方的廊桥,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就是想看一看,摸一摸,坐一坐,有的甚至一住半个月,在村里赖着不走,体会东方文化的风情和文化底蕴。
程阳风雨桥集桥、廊、亭三者于一身,在中外建筑史上独具风韵。程阳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建于1916年,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亭廊相连,浑然一体,十分雄伟壮观。
据有关资料记载,该桥与我国的石拱赵州桥、铁索泸定桥及罗马的钢梁诺娃上的沃桥齐名,为世界四座历史名桥之一。
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桥的两旁镶着栏杆,好似一条长廊;桥中有5个多角塔形亭子,飞檐高翘,犹如羽翼舒展;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富丽堂皇。整座桥雄伟壮观,气象浑厚,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
它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全部结构,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
桥上两旁还设有长凳供人憩息。游人坐在凳上向远处放眼,在程阳桥旁的山坡上可以看到,林溪河蜿蜒而来,一架架巨大的水车的慢慢转动,车水之声不绝于耳;不远处的侗家吊脚楼依山傍水,鳞次栉比,连成一片,层层而上。桥的两边,茶林满坡,翠木簇拥;田园耕地,农夫劳作;河边水库,缓转灌溉。
老外就是懒着不走,一直在寨子转,或者到桥上来看一看,坐一坐。
程阳刚风雨桥旅游指南: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TR-c/1485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