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彩虹霁虹桥
标签:
建筑霁虹桥老桥路徽道里旅游 |
分类: 游在黑龙江 |
这座桥于1926年4月23日始建,1927年9月建成,是哈尔滨桥梁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立交桥。设计师为符·阿·巴利,施工工程师彼·谢·斯维利多夫。原为钢结构,后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地处交通要冲的霁虹桥,建筑风格独特,没有一个铆钉,没有一个螺栓。上走车辆行人,下走火车。桥上设有四座方尖碑为桥头堡。方尖碑是古埃及新王朝时期的建筑技术,巨大的方形石柱收缩到顶端为尖尖的一点,造型别致新颖,形成这座桥的鲜明风格。
桥下面的柱子上刻有狮子头像。秀丽挺拔的花盏灯座、镂空嵌花的铁栏杆,构思巧妙,铸造精美。特别是在坚固牢靠的钢栏杆上镶嵌着“飞轮”标志的中东铁路路徽,多了一层历史感,也丰富了桥梁建筑的艺术性。霁虹桥是哈尔滨建筑群体中跳跃的音符,成为哈尔滨一道亮丽的景观。
1904年先是修了个临时的木结构跨铁路线旱桥。成为连接道里、南岗两区的咽喉,后来决定修永久性桥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从1925年开始施工至1926年正式建成。
桥修好后,由时任东省铁路公司理事、哈工大校长刘哲命名题字“霁虹桥”,有人考证,原引自杜牧的《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中的霁虹二字,定名为“霁虹桥”。“霁虹”者,雨止云散,长桥如虹是也。
相关文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20ab60100bwko.html
相关文章:http://culture.people.com.cn/GB/87423/9816939.html
老照片转《摄影无忌a》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6d4980100hooz.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