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龙江日报《沿边行》之十六: 一馆看黑龙江文明史

(2009-09-17 12:58:14)
标签:

文明史

黑龙江流域

自然馆

沿边行

界江

萝北

杂谈

分类: 图片新闻
萝北 一馆纵览黑龙江流域文明史

                                   
http://epaper.hljnews.cn/hljrb/res/1/20090916/47191253057198718.jpg一馆看黑龙江文明史" TITLE="黑龙江日报《沿边行》之十六: 一馆看黑龙江文明史" />
游人在黑龙江流域博物馆参观。

  本报记者 张平 谢平 李飞 司汉科

  

    出嘉荫,经伊春、鹤岗,车行约500公里,沿边行记者团9月9日到达萝北口岸。

  出发前,记者就听说,萝北人仅用126天,就建起了黑龙江流域博物馆,并招来八方游人。黑龙江流域博物馆不仅成为该县重要的文化标志性建筑,更成为挖掘、研究、传播黑龙江流域自然、历史、民俗的平台。

  位于该县名山岛上的黑龙江流域博物馆,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将黑龙江流域的历史巧妙浓缩,记者团仅用10分钟便畅游了1890公里的黑龙江和两岸的22个城市,用两小时便纵览了黑龙江流域的数千年文明史。

  据介绍,黑龙江流域博物馆于2008年3月20日动工建设,当年7月26日自然馆开馆,今年8月1日全面开馆。全馆由自然、历史、民俗三个分馆组成,三馆间由空中栈道连接,空中俯看为“龙”形结构。

  “龙首”为自然馆,由大厅、峡谷、植物厅、古生物厅、动物厅、矿产厅组成;“龙身”为历史馆,由史前文化、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汉魏晋时期、隋唐辽金元明清时期、清代文化、闯关东、抗联、知青文化等组成;“龙尾”为民俗馆,由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蒙古、朝鲜、汉、赫哲、俄罗斯和犹太等族厅组成。

  一位名叫李秀英的游人告诉记者,她是萝北生人,30年前远嫁宁波,此番携小外孙回家乡避暑。她说:“家乡有了博物馆,不仅让人开眼界,也让人受教育,是家乡人的骄傲!”

  据介绍,自博物馆开馆后,每天都有200多名游人前来参观。

  近年,坐拥丰厚历史文化资源的萝北县,用文化包装旅游,用旅游承载文化,投资上亿元,建设了名山沿江公园、诗人公园、知青公园、兴龙峡谷、黑龙江流域博物馆等文化气息浓郁的旅游景区景点,使萝北旅游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已接待游人15万人次,拉动全县各项收入1.9亿元。

记者手记
旅游藉文化兴盛

                                   

  萝北是个有着丰富自然资源的边境县,域内有大界江、大湿地、大峡谷、大森林等自然美景。同时,萝北也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拥有掘金、土著、拓荒、知青、界江等多种文化。

  近年,萝北凭借上述两个优势,让文化唱旅游戏、旅游打文化牌,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该县从几年前的“吃饭”财政,到2006年的财政收入过亿元大关。至去年底,该县财政收入已超过2亿元,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三级跳”。

  萝北旅游与文化对接,既为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弘扬黑龙江精神做出贡献,也让本地的旅游因富含文化元素而魅力四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