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2009-02-01 23:14:13)
标签:
杂谈 |
分类: 趣人趣事 |
随着父母年纪大了,每年都回家过年。
但是今年回家过年与往年不同,今年是全家人第一次自己开车回去的,想想,变化还真的大,一路向北,经大庆-齐市-富裕-讷河高速路,到莫旗后进入111国道也是一马平川,把车牌子也摘了,让一路电子眼不好使,往死里搂,580公里,6个小时就到家了。想起当年回家的惨,感觉时代是不同了。
那时回家比较麻烦,先是在富裕县倒火车,现在回家都讲究了,没卧铺不坐,那时,挤上车就行了,站着到家也是常有的事。
到了我的家乡下站的那个小站“红彦站”再到我的家乡甘河农场还有40公里,这段路是让人最头痛的,每次下车都是望断故乡,愁断肠。那时,每次回家,没有大客车,有什么车就坐什么车,冬天基本上拉粮车多,在风雪中爬上装满麻袋的大解放上,西北风像刀一样,无情地削着你每一块肌肉。等到家,下车了,你就冰棍一个,基本上不会走了。
夏天回去,赶上连雨天,一连几天都没有车从甘河方向来,步行回去是常有的事。就是来了车,行路难也等于上青天,走走停停,间或要是误车,你就得下来推,和走也没有大的区别。有一次我在外地念书赶上署期回家,40公里整天走了一天一宿,走一半车陷进泥潭之中,司机只好徒步回农场叫拖拉机,我在后半夜只好在荒原上点篝火趋蚊过夜。
记得第一次带儿子回家,那时我还在北安的一所中专学校教书,决定自己带儿子回家看看,这次回家比较难忘。
那时儿子也不过三岁吧,在红彦下了站,就赶上连雨天,几天没有车来,几个下车人决定雇一辆小四轮子。小四轮子走一段就陷住了,我们只好推,过一段再陷再推,最后只好让孩子妇女坐车,我们几个大好爷们跟着走。走着走着,老天开起了玩笑,挺大的雨不太客气地砸了下来。
两个儿子顿时变成了小落汤鸡,吓得哇哇大哭,风声雨声娃娃声,雷声电声小四轮子声,反正一幅自然交响曲,挺热闹的。
那天是晚上7点多到家的,第一次见小孙子,奶奶自然是挺高兴,结果孩子第一次出远门不太争气,冻得感冒了好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