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过去一年挺好
(2009-01-20 10:11:29)
标签:
杂谈 |
分类: 记者的眼睛 |
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6亿元,增长15.2%。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8.5亿美元,增长20.8%。爱辉、逊克财政收入步入亿元行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77,农村居民人均收入4845元,分别增长19%和22.8%,全市经济发展连续跨越新台阶,主要历史最好水平。
粮食产能增势强劲,为历史之最。农业增加值达50.1亿元,增长20%,粮豆薯202.3万吨,增长32.8%,为历史之最。土地规模经营480万亩,组建农机合作社50个,三年组建规划顺利完成,转移农村劳动力17.6万人,开发境外土地75万亩。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2.1亿元,增长42.9%。五秀山工业区耗电8.3亿度,工业硅产量5.9万吨,分别增长61.7%和58.1%。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外经贸运行显著提高。赴俄克市、萨哈(雅库特)、涅区进行成功经贸推介。去年,黑河共落实招商项目162个,其中亿元以上19个。新货运口岸开通,旅检大厅扩建完工,过货量达到33.8万吨。
“四型经济”取得突破,消费拉动成效明显。旅游、试车、会议、度假经济拉动黑河消费,使黑河成为有影响力的宜居城市。去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71万人次,其中边境游4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6亿元,增长21%。五大连池风景区游客突破百万大关,来黑河试车和研发机构60多家,消费收入2000万元,承办各级各类会议105个,比上年翻一番。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市容村貌明显改观。市区道路、绿化、亮化小区改造等环境改善明显,全市棚户区改造投入8.4亿元,建设回千楼58.7万平方米。大黑河岛自由贸易广场投入运营,市区批发业、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零售分别增长21%、17%和19%。
12项改善民生深得人心。黑河一中投入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3.6%,市区生活垃圾处理场投入使用,棚户区回迁10万平米。
18项重点工程扎实推进。金湾电站、关鸟河水泥厂、黑呼公路、嫩多公路等成为工程拉动黑河经济的亮点。
和谐社会创造和谐黑河。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1万人,完成省下达指标的115%.职工工资和三条保障线资金发放达到100%,城乡救助体系更加完善,老年福利机构达到41所。
完成五连池和孙吴医院、14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达到100%,黑河市和五大连池市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群众体育好事连连,获得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奖牌69枚,市青少年中心,群众文化中心和老干部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市广播电视中心和电视发射塔开工建设,数字电视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