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辉区:17万亩土地规模经营增产增效

(2008-12-01 10:32:27)
标签:

杂谈

分类: 记者的眼睛

爱辉区坤河乡农民刘中岐今年将土地交给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管理,利用富余时间,不仅扩大自家奶牛养殖规模,还建起了放牛点,每天收入117元,年增收近20000余元。刘中岐的例子只是爱辉区积极推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让农民实现多渠道增收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08年爱辉区实现土地流转11万亩,发展规模经营17万亩,使2600名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畜牧水产养殖、山产品采集、发展第三产业及外出打工等职业,增收达1000万元以上。

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不仅使农村收入多元化,还实现了农业节本增效和农业标准化生产。二站乡卧冬河村全村53户,有37户农户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实行股份合作统一经营。据实地测算,发展规模经营的地块与分散种植相比,每公顷可节省燃油、农药、化肥等费用600元左右,增产200公斤以上,直接给农民带来实惠。坤河乡依托与红色边疆农场相邻的优势,形成场区共建模式,将39户农户的1020亩耕地集中起来连片种植,采用农场统一深松联合整地,统一采用大垄密植技术,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的“五统一”管理模式进行集约化管理,初步实现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效果显明,今年,大豆亩产量可达190公斤,而历年最高产量每亩为150公斤。2008年全区土地规模经营累计为农民带来间接和直接效益达1100万元以上。

据悉,多年来,爱辉区紧扣发展现代农业主题,以土地规模经营为抓手,千方百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经过努力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符合区情实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和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发展和完善了股份合作制、家庭农场、场村共建、“农机联合体+农户”和“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5种规模经营生产模式。实践证明,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方式激发了增收活力,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并发挥了“磁石”效应。2009年将有20万亩土地实现规模经营,预计5年内,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实施规模经营面积占全区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随着土地规模经营的逐步推开,爱辉区农村土地将“活”起来。(刘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