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举全市之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8-07-13 08:52:31)
标签:
杂谈 |
分类: 记者的眼睛 |
黑河:举全市之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今年以来,来黑河旅游的国内外游客都惊喜的发现,中国这座最北方的边境口岸城市变得更加环境优美、风景宜人、独具欧亚风情,让人流连忘返。这是黑河市委、市政府动员全市上下、各行各业迅速行动起来,全面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力争用一年多时间完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创建活动,迅速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品牌,扩大黑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取得的重要成果。
旅游业发展环境良好。多年来,黑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加以培育和扶持,全市旅游业:已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07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已超过16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1.2%。2000年以来,市政府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黑河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完成了北黑铁路的升级改造;完成了202国道、卧牛湖景区路、五大连池景区路、和黑河机场路的改造升级,完成了黑河机场的扩建工程。今年3月30日,黑河至北京航线顺利开通。目前,黑河铁路、公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市四次党代会提出了“旅游牵动”、“培育旅游新兴支柱产业”、“构筑以五大连池风景区为龙头的休闲旅游板块和以黑河与俄布市风情资源整合为核心的体验旅游板块,精心打造独具魅力的黑河黄金旅游带”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把旅游业作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来抓,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并提供了可靠保障,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增长。
强化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经营理念。城市是旅游的综合载体,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黑河为了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创建中国旅游城,提出坚持“政府指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强力推进”的原则,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好创建工作。“创建”工作的关键一是城市,二是旅游。要把城市旅游标准化建设作为“创建”工作的突破口,以此带动工作的全面展开。要把旅游业发展全方位地融入整个城市,提倡城市建设景观化,景观建设特色化,特色建设民族化,努力形成城托景、景托城、城景互托的旅游城市发展模式。把整个城市作为最大的景区、最好的产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经营。要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从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为主转变;从行业内部配置向城市整体配套转变;从行业管理向产业管理、市场管理转变;从市场营销向城市营销转变。以满足休闲度假、观光游览、商务考察、边境旅游等多种市场需求,使黑河成为南接哈尔滨,北连俄罗斯布市的旅游和跨国的旅游度假区。
努力打造旅游景区景点精品。按照市委提出的建设 “两国一城”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以五大连池为龙头的休闲旅游板块和以黑河、布市风情资源整合为核心的体验旅游板块,加快建设“五大连池—孙吴战争遗迹—黑河—俄罗斯”黄金旅游带,抓好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和工农业旅游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黑河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实施,重点打造和培育出黑河市红色旅游产品和线路。要坚持以高端带普通的思路,加快五大连池世界休闲旅游胜地、瑷珲历史古城、孙吴二战遗迹、嫩江农业旅游观光区、北安和五大连池市抗联旧址、逊克雾凇和漂流探险、黑河市区及周边旅游景区(点)建设,使黑河市的世界地质公园休闲度假和矿泉疗养游、瑷珲古城游、中俄边境游、民族风情游、抗联旧址游成为黑龙江乃至东北亚旅游精品。
全力改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围绕“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要实施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等工程,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加强宾馆饭店、车站、景区点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加大步行商业街区和旅游商品定点购物中心的建设力度,搞好城市文化娱乐场所的建设与管理,打造城市街路“一轴十线”重点景观,在市区建设北方明珠塔,增加界江观光项目,以满足广大旅游者的需求。要根据主要城市功能定位和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的特征,引导投资商建设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接待设施和一批游客服务中心等相关服务设施,切实提升旅游接待设施的服务功能。
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活动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工程方方面面。为迎接国内外旅游观光者,黑河在主要道路、公共场所和国家有明文规定的部位设置中俄英文指示标牌和公用信息图形符号及引导标志,为旅游者提供方便的指示标志。在加快城市绿化、美化建设上,要合理确定城市绿化用地布局和规模,抓好风景林地、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使城区成为碧水、绿地、蓝天掩映下的花园城市,加强市政环卫、道路交通、科教文卫、生活医疗服务设施建设,为市民和国内外游客提供良好的休闲、旅游、活动空间,充分展示新世纪黑河人锐意进取的改革形像。努力把黑河建设成为黑龙江一江两岸,两岸一城的对俄开放的窗口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