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记者的眼睛 |
本报讯 市民通过书面、信件、电话、电子邮件等为市委、市政府明年工作献计献策,并登陆北安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点击“市长信箱”,直接上传“金点子”。成为去年以来北安市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使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成为去年北安市民最为叫好的一件事。
“针对百姓提出的金点子,我们把涉及民生热点作为重点民生工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逐一落实。”北安市委书记姜福对记者说。
金点子中,百姓最关心的入学难、就医难、养老难、行路难等热点成为呼声最高的难题,为此,他们首先从群众最为迫切的难点入手,主要领导亲自抓,明确责任,直接督办。他们先后投入1736万元改善了城乡办学条件。投资260万元建成高标准公寓式中心敬老院,投资700多万元建成老年公寓。加强了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医疗机构覆盖率达到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1.1%。筹资近亿元新建了49条通村公路,全市62个行政村中有56个实现了白色路面乡村通。投资180万元,解决了农村8000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用水合格率达到80%。
再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成为民生的基本生存条件,也是金点子中最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北安市把解决下岗职工和贫困家庭就业问题列入《2007年10项利民行动任务目标》进行管理和督办,积极为下岗职工和贫困家庭提供全方位服务。通过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展“再就业春风行动”和“就业再就业系列援助活动”等,以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为主题,积极为下岗职工和贫困家庭提供就业岗位和用工信息,鼓励用人单位多安排下岗职工和贫困家庭人员。
截至今年底,全市已为下岗职工和贫困家庭提供公益性岗位1476个, 2007年,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实现4125人。累计下岗失业人员免费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3671本,使其在工商、地税部门享受税费减免达163.84万元。
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把劳务输出做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推进力度。组建了北安市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基地,免费为农民开设非农技能职业课程。截至目前,全市已转移农村劳动力36100人,有400余人输出到韩国、日本等国家。
改善民生与关注弱势群体相结合成为北安市去年市民最具口碑的工程。市委书记姜福、市长张世华等四大班子领导市级领导干部带头帮扶,积极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坚持立足长远、标本兼治的原则,围绕解困、就业、发展、致富,努力提高帮扶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了由“输血式”向“造血式”的转变。特困职工鲁秀玲在水务局领导的帮扶下,上马了养猪扶贫项目,三年就走上了富裕路。现全市长效扶贫项目已延伸到种植、养殖、商服、运输等行业,全市第二轮“一帮一”扶贫济困工程中所帮扶的42个特困户,已全部实现了脱贫。建立了“送温暖、献爱心”长效工作机制,及时为受灾户、贫困户、特困户、残疾户、孤儿送温暖、献爱心,全市党员干部积极为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捐款捐物。
“金点子”做法得到了市委的认可,年终岁尾,北安市再一次开展了“市委、市政府明年做什么,百姓帮助提建议”的金点子活动,面向广大市民征集2008年市委、市政府工作人民建议。在活动中共征集有关意见和建议近400条,经过归纳梳理为175条。市委、市政府认真采纳,并已充实到市委全委会报告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对于能着手解决的,立即就办,对于符合未来发展方向、暂时不具备实施条件的意见和建议,将其列入长远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