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中的诸葛亮躬耕地——支持襄阳隆中的第三地地方志!

(2018-02-24 14:38:03)
标签:

躬耕

历史

隆中

三国

诸葛亮

分类: 历史中的诸葛亮躬耕地

 

在之前的文章中,本人发掘出历史上河南、南阳方面的地方志中也承认今天襄阳的“隆中”是诸葛亮躬耕地和刘备三顾地。那么除了襄阳、南阳的史料外,其他地区的地方志中有提及“躬耕地”的信息吗?当然是有的。下面就带大家看看第三地地方志中的“襄阳隆中说”支持者。

    

一、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的祖籍是今天的山东,那么我们就看看山东地方志对躬耕地的看法:

1、《山东通志》

http://s15/mw690/001x5zsAzy7iqijyjiS3e&690

明陆釴编撰《(嘉靖)山东通志》说“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汉末随从父玄往依刘表,避居襄阳隆中,自比管乐。昭烈屯新野,徐庶器而荐之。先王凡三往顾亮乃见。”清岳浚编撰《(雍正)山东通志》也说“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汉末随从父玄往依刘表,隐居襄阳隆中,自比管乐……

2、清许绍锦《(嘉庆)莒州志》

http://s6/mw690/001x5zsAzy7iqimEfIN75&690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亮早孤随从父玄往依刘表,居襄阳隆中,自比于管乐……

3、清王赠芳《(道光)济南府志》

http://s6/mw690/001x5zsAzy7iqio9ny515&690

“程企朱字景阳,邹平人……尝读诸葛隆中语,嘅然太息。”“有诗哀之云:当年若稳隆中卧,不到秋风五丈原。

4、民国栾钟垚《(民国)邹平县志》

http://s1/mw690/001x5zsAzy7iqiq5Sjm40&690

“称公为范爷,称其祠曰圣人殿尸祝之若畏垒。然隆中抱膝,岘首堕泪又何让焉。”“ 程企朱字景阳……尝读诸葛隆中,然太息知其自负不凡也。

5、民国王元一《(民国)桓台县志》

http://s6/mw690/001x5zsAzy7iqirCFIV45&690

“诸葛陂:在城东北二十五里诸葛庄北。桓台胜览载:诸葛孔明未隐隆中时尝游齐作梁父吟……

从以上诸葛亮老家山东各地历代地方志可看到,山东方面一直认为诸葛亮的离开山东后的定居地就是襄阳的隆中

 

二、四川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他人生一半的时间都生活在四川。那么四川的地方志是怎么看待诸葛亮躬耕地的呢?

1、清曹抡彬《(乾隆)雅州府志》

http://s6/mw690/001x5zsAzy7iqitaR5Hf5&690

有“尝考三国史,窃见后汉金枝有玄德公一脉焉,心存义举,志欲复兴汉业……继闻司马水镜并徐元直之言,于隆中三顾孔明先生,未出茅庐已知鼎足三分之势。

2、清刘传经《(嘉庆)清溪县志》

http://s9/mw690/001x5zsAzy7iqiv03yg88&690

有“公记中,无论独论武侯所经略蜀地者……以全蜀待中原或得以酬其志,故隆中首谈之……

3、清刘元熙《(嘉庆)宜宾县志》

http://s11/mw690/001x5zsAzy7iqiwVRnY1a&690

有“<</span>祭诸葛武侯文> :三分定于隆中,八阵阵于江浒。

4、清王好音《(嘉庆)洪雅县志》

http://s16/mw690/001x5zsAzy7iqiytXMr1f&690

有“后世惟朱子服侯隆中对、黄陵碑、梁父吟及前后岀师表……

以上四川各地的历代地方志也都只承认诸葛亮隐居于隆中,三顾地在隆中。没有一个提到过所谓卧龙岗!

 

三、除了山东和四川以外,其它地方的地方志又是怎么看躬耕地的呢?

下面来先看一看广东省的地方志:

1、明戴璟《(嘉靖)广东通志初稿》

http://s3/mw690/001x5zsAzy7iqiBh4KC62&690

“林光字缉熙,东莞人…..升襄府(襄阳府)左长史。正德丙寅奏祠诸葛亮于隆中故址。

民国叶觉迈《(民国)东莞县志》

http://s16/mw690/001x5zsAzy7iqiCYvtd4f&690

也提到“(林光)随升为襄府(襄阳府)左长史……正德丙寅奏请建诸葛武侯祠于隆中,敕赐庙额令有司岁举祀典……

2、清张洗易《(康熙)乳源县志》

http://s13/mw690/001x5zsAzy7iqiEJnAw8c&690

“玄德枉顾孔明于隆中

3、清周硕勋《(乾隆)潮州府志》(广东)

http://s2/mw690/001x5zsAzy7iqiGc6Ix61&690

“昔者,诸葛武侯未出草庐,隆中一对视天下如运诸掌。

4、清谢崇俊《(嘉庆)翁源县新志》(广东)

http://s1/mw690/001x5zsAzy7iqiIbAaId0&690

“孔明久在隆中

5、清额哲克《(同治)韶州府志》(广东)

http://s6/mw690/001x5zsAzy7iqiJH3hP15&690

“孔明久在隆中

 

福建的地方志:

1、明何乔远《(崇祯)闽书》

http://s15/mw690/001x5zsAzy7iqiLCMhwfe&690

“江应隆字之曰仲龙,盖取孔明长笑隆中,而时人以伏龙待之

2、清陈朝羲《(乾隆)长汀县志》(福建)

http://s5/mw690/001x5zsAzy7iqiUzy72e4&690

昔诸葛孔明伏处隆中,未应先主之顾,于是乎抱膝长啸而后此无闻焉。清谢昌霖《(光绪)长汀县志》(福建)“昔诸葛孔明伏处隆中,未应先主之顾,于是乎抱膝长啸而后此无闻焉。”民国黄恺元《(民国)长汀县志》“昔诸葛孔明伏处隆中,未应先主之顾,于是乎抱膝长啸而后此无闻焉。

3、清怀荫布《(乾隆)泉州府志》(福建)

http://s9/mw690/001x5zsAzy7iqiWqmUw18&690

“当其顾诸葛武侯于隆中,惓惓以伸大义……

4、清胡之鋘《(道光)晋江县志》(福建)

http://s15/mw690/001x5zsAzy7iqiYgkH43e&690

“当其顾诸葛武侯于隆中,惓惓以伸大义兴汉室

5、民国黎彩彰《(民国)宁化县志》(福建)

http://s7/mw690/001x5zsAzy7iqiZvYO226&690

先儒诸葛亮,字孔明,琅邪人阳都人。后家于河南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6、民国詹宣猷《(民国)建瓯县志》(福建)

http://s1/mw690/001x5zsAzy7iqj156KI70&690

“江应隆字之曰仲龙,盖取孔明高卧隆中而时人以伏龙待之

 

五、江西的地方志

1、清蒋继洙《(同治)广信府志》(江西)

http://s3/mw690/001x5zsAzy7iqj2HL5U12&690

“以公灭私明、逹治体可胜大任,三代而下眞足当此选者,惟诸葛孔明一人。孔明居隆中,执事生古郢,皆荆楚奇才也。

2、清俞致中《(同治)弋阳县志》(江西)

http://s1/mw690/001x5zsAzy7iqj48XD280&690

“以公灭私明、逹治体可胜大任,三代而下眞足当此选者,惟诸葛孔明一人。孔明居隆中,执事生古郢,皆荆楚奇才也。

3、清沈恩华《(同治)南康县志》(江西)

http://s8/mw690/001x5zsAzy7iqj5mKgv77&690

“孔明于隆中用舍

4、清项珂《(同治)万年县志》(江西)

http://s8/mw690/001x5zsAzy7iqj6yfBRd7&690

“孔明卧隆中,李愿归盘谷

5、民国谢祖安《(民国)宜春县志》(江西)

http://s1/mw690/001x5zsAzy7iqj7IfoQ70&690

“孔明扶汉皆自隆中而决

 

六、湖南的地方志

1、清余良栋《(光绪)桃源县志》(湖南)

http://s4/mw690/001x5zsAzy7iqj9kvQf33&690

“昔诸葛在隆中时,往往自比管乐,及先主三愿草庐一言辄合遂倾肺腑。

2、清李惟丙《(光绪)衡山县志》(湖南)

http://s12/mw690/001x5zsAzy7iqjaXPtxdb&690

“先儒诸葛亮,琅邪阳都人,少孤,与弟均随其从父依刘表荆州。遂家南阳邓县号曰隆中耕陇亩为梁父吟。” “方泌之在衡山,肃宗自灵武召之,仍以宾友自处。于是决策下井陉以破贼巢,此与诸葛隆中之对何异。”“李常庚号皓白青州人……天启甲子入武当至均阳沧浪亭遇道者……常庚既遇异人益潜心元学结茅隆中与诸葛草庐相对……

3、清唐古特《(嘉庆)沅江县志》(湖南省)

http://s16/mw690/001x5zsAzy7iqjchPIzef&690

“而诸葛孔明方且高卧隆中抱膝长啸

 

六、山西的地方志

1、清李廷芳《(乾隆)重修襄垣县志》(山西)

http://s6/mw690/001x5zsAzy7iqjdBVTD25&690

隆中诸葛翁长吟自抱膝……

2、清朱樟《(雍正)泽州府志》(山西)

http://s15/mw690/001x5zsAzy7iqjeEQLs0e&690

“昭烈识孔明于隆中,说者以为古今第一奇事

 

七、安徽的地方志

1、明程敏政《(弘治)休宁志》(安徽)

http://s2/mw690/001x5zsAzy7iqjgjkWZ21&690

又孔明草庐在汉上隆中 不得久卧隆中者非隆中之能病孔明恨孔明之轻去隆中耳

2、清梁启让《(嘉庆)芜湖县志》(安徽)

http://s11/mw690/001x5zsAzy7iqjioQ1c9a&690

先儒诸葛亮,字孔明。南阳邓县人。季汉丞相封武乡侯谥忠武。

 

八、其它地方志

1、清刘岱《(乾隆)独山州志》(贵州)

http://s4/mw690/001x5zsAzy7iqjjywb973&690

“诸葛子名亮,字孔明。处东汉之末,寓居襄阳隆中。尝以道自处,抱膝讴吟……

2、民国梁成久《(民国)海康县续志》(广西)

http://s12/mw690/001x5zsAzy7iqjkDLXd3b&690

“先儒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蜀志本传寓居襄阳隆中。三国蜀志裴注引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按诸葛公隆中之对非徒智定三分其汉室可兴

3、民国曹允源《(民国)吴县志》(江苏)

http://s12/mw690/001x5zsAzy7iqjlOlMT0b&690

“昔孔明之在隆中也,人目之为卧龙。

4、清王煚《(康熙)嵩明州志》(云南)

http://s9/mw690/001x5zsAzy7iqjmOQU858&690

“盖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孔明之所以翻然隆中为三代奇才者,王之义勇皆根诸此。

综合以上全国各地明代以后的地方志,可以发现即便承在躬耕之争,“襄阳隆中说”仍然是主流共识,所谓的“卧龙岗说”在规的史料中,是上不了台面的。借用清光绪新修《南阳县志》中的一句话进行总结:侯实家襄阳,南阳之祠非是。考三国志亮随其叔父依荆州牧刘表,是时表军襄阳,亮宅在襄阳为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