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聚会狮脑山——百团大战纪念碑落成典礼侧记
仇进忠
1987年7月7日,是抗日战争爆发纪念日。
这一天,经过两年多的精心施工,由阳泉市委、市人民政府动工兴建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将举行落成典礼。时任中共zhong央顾问委员会chang委,原中yang政zhi局委员、军wei常wei、北京jun区司ling员陈锡联将军将出席有关活动,我部接到ming令,派出jing卫小分队执行警jie任务。
是日,部队派了由我和谢忠、刘跃成、孙希清等10余名机关和连队干部战士组成的jing卫小分队。当时我是宣传干事,一直关注着百团大战纪念碑的建设,自然不会放弃这次见到并采访陈锡联将军的机会。1940年8月,八路军129师385旅旅长陈锡联亲临阳泉指挥了百团大战第一阶段著名的狮脑山保卫战。
1985年4月,经中共山西省委批准,阳泉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阳泉兴建百团大战纪念碑,7月下旬开始向全国各界征集纪念碑图案设计。得知这一情况,我感到这一信息非同一般。因为在我军历史上,对百团大战的评价存在一些争议,向来比较低调。如今,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沉淀,通过兴建百团大战纪念碑,有着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这一民族抗战重要战役的意义。同时,也是对国民和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极好教材。

作者与陈锡联将军、阳泉市委书记路正西等在一起
7月23日我通过采访阳泉有关部门,迅速形成了一个新闻稿。为了更有把握一些,7月24日我电话联系北京军区后勤部宣传处的李建辉干事,请他斟酌。他听了我的汇报,表示这确实是条“大鱼”,当即决定让我电话传稿,他笔录整理后当天速送到《解放军报》社。
果然,7月25日,《解放军报》在第一版显要位置刊登了《阳泉市将兴建百团大战纪念碑》的消息。当天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和“新闻联播节目”摘发了这一新闻。这一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引起极大反响。我的报道,抢在了新华社的前面,数日后新华社才发了通稿。
1940年8月,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为了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下,在华北战场正太跌路沿线发起了规模空前的交通破袭战,即名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战役历时5个月,分三个阶段,整个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必胜信心。

陈锡联将军讲话
阳泉地处正太铁路中段,横跨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敌后抗日根据地。海拔1160公尺的狮脑山地势险要,为扼制日军向黄土高原渗透的咽喉要道,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主战场之一。当年,129师385旅旅长陈锡联率部在狮脑山与日军激战数日,取得了狮脑山战斗的辉煌胜利。
百团大战纪念碑的兴建,凝聚着阳泉人民的心血和汗水。“百团大战纪念碑”于1985年9月3日奠基。纪念碑由主碑、副碑、题字碑、浮雕、雕塑等组成,形成一个占地25亩的宏伟建筑群。主碑高40公尺,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她寓意着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象征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威武不屈,抗击外敌的革命精神。3座副碑,形如军旗,象征着参加百团大战的八路军129师、120师和晋察冀军区三支大军。3座副碑之间相距105公尺,寓意着参加战役的105个团。由三角形的平台往下,从第一座题字碑到主碑之间又形成了3个队梯,这寓意着百团大战经历的三个阶段。再往下沿东西两侧设有4个烽火台,由227公尺蜿蜒起伏的“长城”连接,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陈锡联将军等为纪念碑揭幕
主碑和副碑分别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彭真、徐向前、薄一波同志的题词:“战绩辉煌永垂史册”;“参加百团大战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百团大战,抗日战争中最光辉的一页,必将载诸史册,永放光芒。” 整个纪念碑建筑群,结构严谨,明快大方,采用众多的三角形结构,美观新颖,气势雄伟,威严壮观,反映了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的宏伟气魄。
7月7日上午九时多,阳泉市委副书记、市长光敏宣布大会开始,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漫漫大雾顿时向四方消散。陈锡联将军和山西省委副书记王茂林、阳泉市委书记路正西、市长光敏为百团大战纪念碑揭幕。
当年参加过百团大战的部分党政军领导和八路军老战士孔庆德、卢仁灿、刘征田、安庆洙、肖锋、李希庚、李懋之、李居田、郑国仲、赵冠英、桂绍彬、葛秀峰等应邀与山西省和阳泉市党政领导和各界群众1000多人出席揭幕典礼。这些为新中国的独立自由和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英勇善战、功勋卓著、鞠躬尽瘁的老战士和革命先烈们将永垂史册。

中顾委常委陈锡联将军在典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目睹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追忆当年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岁月,他感慨万千。他向为兴建百团大战纪念碑的山西省和阳泉市人民表示衷心地感谢,向在百团大战中英勇牺牲的八路军将士和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英勇捐躯的先烈们表示沉痛哀悼和崇高敬意。他勉励大家继承先辈光荣传统,发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保卫和建设伟大祖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努力奋斗。
典礼结束后,陈锡联将军和各位来宾在山西省和阳泉市领导陪同下,参观了宏伟的纪念碑建筑群。
http://img3.laibafile.cn/p/m/294942474.jpg
参加典礼的抗日老战士和各界代表在主席台上
这次百团大战纪念碑落成典礼,新华社、解放军报社以及地方新闻媒体等,都派出了精兵强将现场采访。因此,我这个“业余记者”没能在国字号媒体发出报道。
不过我也有自己的得意之笔,由于我在落成典礼前,先行目睹和采访了百团大战纪念碑的情况。先于1987年7月6日,也就是百团大战纪念碑落成典礼的前一天,上海《新民晚报》在一版显要位置,刊发了我发出的报道《百团大战纪念碑落成》,这也是百团大战纪念碑落成消息在全国最早的报道。
(2009年6月8日网易博客)

陈锡联等抗日老战士参观纪念碑






作者与谢忠、刘跃成、孙希清战友合影
(本文配发照片为首次公开发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