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长第一次失去对法庭的掌控,她敲响了法槌,要求旁听者遵守法庭纪律,但掌声仍未停止。环顾四周,发现那几位来占座位小女孩和明显是原告带进来的听众也在鼓掌!
在海淀区法院旁听炎黄春秋诉郭松民案
——“狼牙山五壮士”引发的诉案庭审纪实
★罗易 来源
红歌会网
《炎黄春秋》的两位执行主编洪振快、黄钟因为“狼牙山五壮士”的争执而起诉郭松民、梅新育一案,已经扰攘了一年多了。2014年初夏,本案的几位当事人曾经在微博上公布丰台、海淀区法院拟于6月3日、4日开庭,但后来又默然无声,庭审似乎被无限期推迟了,但到了今年5月4日,郭松民又突然在微博上公布海淀区法院已通知他定于当月12日在51法庭开庭,这立刻引起了各方关注。
我很关心此案,决定到现场去看一看。
旁听不易
5月12日,是个大晴天。下午一点多,海淀区法院门口已经聚集了好几十人,相互打听了一下,多是来旁听洪、黄诉郭案的。
过了安检(无论去哪里,都必须层层过安检,这也是当代中国的一大奇观),穿过一条长长的、灯光昏暗的走廊,又换乘电梯,才来到51法庭门前。令人不解的是,虽然此案的社会关注度极高,但海淀区法院却选了一个很小的法庭,大概只有三十平方左右,门口并安排了两位头戴钢盔、身着防弹衣的特警。差不多有三十几位闻讯赶来的公民要求入内旁听,均被拒绝。一位拄着拐杖的女青年温和而坚定地坚持和特警讲理,赢得了大家的支持。
当然,在这里讲理是没什么用的。临近开庭,大部分人仍无法入内。幸运的是,我有一张旁听证。
51法庭的旁听席,只有15个座位,法警、摄像师等占去了5个,后排还有三个看起来对本案完全无感的小姑娘坐在那里玩手机,很奇怪她们为什么会来占据如此稀缺的旁听席?剩下的6个座位才是留给真正旁听的人的,有两位先生戴着眼镜,一望而知是学者,还有几位妇女,可能原告的家属。
过了一会儿,被告方首先进入法庭。第一位就是被告郭松民,他穿了一件黑色衬衣,白色的休闲西装,虽然身为被告,但神色安闲,似乎是来听音乐会的;第二位是被告的委托代理人王立华,这是一位非常富有首长风度的老军人,穿长袖衬衣,外束腰,扎一条军官腰带。他表情严肃,迈着军人的步伐走了进来;第三位是郭松民的代理律师赵明,也穿一件长袖衬衣,给人以专业、干练的印象。
被告坐定后,两位原告黄钟、洪振快和代理律师吴飞也鱼贯进入法庭。从衣着上看,原告似乎有些草率,吴飞倒是西装革履,妥妥的律师范儿。黄钟进来后即冲着端坐在被告席上的郭松民以夸张的大幅度点头微笑,郭松民也颌首作答,洪振快坐下后则神情专注地紧盯着桌面,似乎在研究桌面的木质纹理,一直不肯抬头看被告一眼。
少顷,书记员进来宣布法庭纪律,无非不准拍照、录音、大声喧哗等。让我感到不解的是,书记员虽然也身着制服衬衣,却不用腰带,且光脚穿旅游鞋,似乎对法庭的态度很随意。
随后审判长和两位陪审员进入法庭。三位均是女性,审判长看上去很年轻,只有三十多岁,她身着法袍,法相庄严。两位陪审员看上去则有四、五十岁左右。这样一种年龄组合,让我产生了某种头重脚轻的不适感。
和许多人想象的精彩纷呈的法庭交锋相反,庭审前半段的程序性议程相当沉闷,因为无非是核实原、被告以及代理人和代理律师的身份,交换并核实证据等,只有到了法庭辩论阶段,庭审才开始变得活跃起来。
在前半段,只有一个细节比较有趣:当审判长核实黄钟身份,并要求他报出自己的身份证号时,竟遭到拒绝,理由是这涉及到个人隐私。那一刻,我注意到审判长脸上滑过一丝匪夷所思的表情,律师吴飞急忙和黄钟咬了咬耳朵,黄钟才没有坚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