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游白帝城——图说长江之二

标签:
文化白帝城公孙述白帝刘备 |
分类: 文化论丛 |
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奉节东白帝山上,四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气势十分雄伟壮观,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三峡的著名游览胜地。
白帝城原名子阳城,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西汉王莽篡位,他手下大将公孙述割据了四川,自称蜀王,并在此屯兵积粮,扩修城垒。据传,公孙述听说城中有口白鹤井,井中常冒出一股白色的雾气,其形状宛如一条白龙。公孙述说这是“白龙出井”,是他日后必然登基成龙的征兆。于是,他在公元25年自称白帝,遂于此建都,取名“白帝城”。公元36年,公孙述与刘秀争夺天下,因不敌汉武帝刘秀战死疆场。
公孙述死后,当地人在山上建庙立公孙述像,称白帝庙。明正德七年(1512年)四川巡抚毁公孙述像,祀江神、土神和马援像,改称“三功祠”。明嘉靖二十年(1533年)又改祀刘备、诸葛亮像,名“正义祠”,以后又添供关羽、张飞像,逐形成白帝庙内无白帝,而长祀蜀汉人物的格局。
公元221年,三国蜀汉皇帝刘备为关羽报仇,兴兵伐吴。公元222年8月,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吴将陆逊打败,兵退夔门之外,退至白帝城,无颜会见群臣,于是在白帝城修建了永安宫安居,从此刘备一病不起,临终之际,乃于白帝城附近的永安城(今重庆奉节县的夔州城)永安宫托孤于诸葛亮与李严,上演了三国史上悲壮的一幕——白帝城托孤,史称“刘备托孤”。
白帝城风景如画,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庙内还有文物陈列室、诗史堂,陈列着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出土文铜剑、石碑、悬棺等珍贵文物和古今名家的书画上千件。这些古建筑和文物珍品,使白帝城更为增色。亦有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登临白帝、夔门,留下的大量诗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诗城”的美誉。
现存白帝城乃明、清两代修复的遗址。有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等明清建筑。明良殿为嘉靖十二年(1533年)建,系庙内主要建筑,内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塑像。武侯祠内供诸葛亮祖孙三代像。祠前的观星亭,传说是诸葛亮夜观星象的地方。
在巍峨壮丽的白帝城下,是出入四川盆地的门户。从白帝城向东,便进入长江三峡中最西面的瞿塘峡,全长约8公里,在三峡中最短,却最为雄伟险峻。杜甫诗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白帝城山水景色曾被印在第五套十元人民币上。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夜游张飞庙——图说张江1
后一篇:忠言:石家庄九龙潭探幽(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