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国务院取消了房地产经纪人、注册税务师等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到明年将基本完成取消职业资格许可事项的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太多、证书太乱的现象有望改变。8月30日,人社部负责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联组会议上回答委员提问时,透露上述信息。
1994年,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科学评价人才的一项制度,被写入劳动法。此后,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应运而生,并催生了各种培训热、考证热,经久不衰。会上,有委员指出,目前的职业资格许可领域,一个行业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职业资格。职业资格过多的同时,有关方面也借机敛财,通过办班、教材、考试来收取高额的培训费、教材费、考试费。现在,在青年中有一股“考证热”,青年人不仅要取得高学历,还要去考各种各样的资格证,手上拿着一大把证,可就是找不到工作。现在我国职业资格的种类究竟有多少?哪些需要保留?哪些需要取消?
目前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多如牛毛,已经成为社会公害。应该说,一些在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业和领域,施行职业资格准入是必要的。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职业资格准入已经呈现无序状态,有的职业资格准入和认定,没有法律依据,很多行业准入资格不仅成为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大肆敛财、榨取民脂民膏的“合法来源”,而且成为年轻人就业的人为屏障和行业人才交流的壁垒。既劳民伤财,又滋生腐败,还阻碍着劳动力和人才的合理流动。如,有的从事保姆家政、警卫保安等都必须有资格证书。
在职业资格领域,有的行业已经形成了报名,资格审查、学习培训、考试、年审等各个环节紧紧相扣的利益链条,每个环节都要收费,有的根本无视劳动者的利益,如在医师资格、护士资格职业考试上,又划分出操作和理论等种类,而且考试的时间跨度很长,甚至故意设置淘汰率抬高门槛,让人们陷入了为资格证书奋斗的苦海,有的人毕业多年因得不到资格证书而无法就业。更令人费解的是,这种职业资格制度设计只针对普通劳动者,那些官员们不在此列。他们今年是县长,明年可以去做某行长、董事长,后天又可以去当省长了。官员们是“万金油”,谁都可以去领导,而普通百姓就业或变换一个行业难以上青天。
人社部负责人表示,针对职业资格的许可和认定乱象,国务院要求2013年、2014年分批取消职业许可事项,到2015年基本完成取消资格许可事项的工作。今年的6月和8月,国务院分两批取消了58项中央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包括房地产经纪人职业资格许可等。今年11月份再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目前,准入类的职业资格现在还有84项,对于其中不符合要求的要继续取消。
这次,国务院取消职业资格的决心很大,表示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一律取消;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准入类资格,如果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并不密切,或者自身不宜采取职业资格方式进行管理的,将建议按程序提请修改法律法规后,予以取消。对行业部门、全国性协会、学会自行设置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原则上予以取消,确实需要保留的,经过批准后,纳入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制度管理。这无疑是打得民心的举措。
但愿国家有关部门,真正将有利于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劳动力和人才合理流动和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繁荣的措施落到实处。我们不是说,在资源配置中“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吗?而这些东西最应该交给市场。如果农民能生产出优质的糕点、能够屠宰出卫生无毒的猪肉,为什么非要那个资格不可?而一些有了资格的单位生产的东西就绝对安全吗?政府的主要责任是做好监管,而不应该是在资格问题上设置障碍,或企图一劳永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