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烟公司获“生态贡献奖”的幽默(原)
(2012-07-19 16:02:03)
标签:
中烟公司生态贡献奖杂谈 |
分类: 世态评说 |
作者:忠言
据《京华时报》报道,针对控烟协会致函要求撤销中国烟草总公司获生态贡献奖一事,该奖项的主办方中国绿化基金会称,此次评奖主要以捐款金额作为主要参考标准,因奖项已颁出“很难收回”。
中国绿化基金会官员费勇表示,此次评选中并未从科学角度将企业和行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纳入其中,而主要依据企业对绿化公益事业的捐款数额,中国烟草总公司去年共捐了1亿元用于促进绿化,同时,自2010年起,中国烟草基金每年捐资500万元。综合中国烟草总公司对绿化项目的参与行动及与当地农民的互动等情况,决定授予该公司“2011生态中国贡献奖”。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认为,给中国烟草总公司颁发“生态贡献奖”,有违世界公认的烟草业损害人类健康和破坏环境的事实,也违背了全国人大批准于2006年1月9日起在我国生效的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宗旨。致函中还陈述了烟草企业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三宗罪”。
我本是一个烟民,但我对中国绿化基金会给中烟公司颁发“生态中国贡献奖”也难以理解。烟草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对种植土地的危害、对空气的污染已是公认的客观事实。把这样一个奖项颁发给危害的制造者令人费解。这就如同给没有逃逸的交通肇事者颁发一个“维护交通秩序奖”,给一个主动自首的杀人犯颁发“见义勇为奖”一样荒唐可笑。
更不可思议的是,中国绿化基金会颁发该奖项主要是依据对绿化公益事业的捐款数额确定的。看来,捐款数额的大小,决定着奖项的大小或是否能够获奖,这个奖的评奖标准就是钱。这样的奖项又有多少公信力和感召力?
其实,在当今类似于中国绿化基金会这样以钱拿奖、论名次的奖项并不是个别现象。很多行业、协会、媒体或社会组织打着公益的旗号,频繁地组织评奖评先活动,而这些活动背后的驱动力就是利益。有利益就干,甚至你争我抢地干,无利益叫干也不愿意干。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以利益为目的的评奖评先落幕之后,这些以公益名义募捐到的大量资金是否都用在了公益事业上?这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中国绿化基金会要钱直接说,别拿奖项蒙人。用钱买来的奖项,对于那些买者也许是值钱的,他们付出了代价。但是在公众眼里,这样的奖项分文不值,甚至有些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