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忠言
忠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438
  • 关注人气:9,3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忠言:“大学五年制”就业躲猫猫的馊主意

(2009-03-08 17:25:27)
标签:

就业

忠言

革命英雄主义

馊主意

龚学平

上海市

教育

分类: 激扬文字

      

    忠言:“大学五年制”就业躲猫猫的馊主意

 

 

             “大学五年制”又是一个馊主意!(原创) - 忠言 - 忠言观察

            

       忠言 文   

 

    在全国人1大会1议上海代表团讨论会上,上海市人1大常1委1会原主任龚学平语惊四座,他建议大学教育恢复5年制,高职由现在的两年制改为三年制,第一年搞军训。龚学平补充自己的建议说,大学军训第一年国家可以免交学费,只要交生活费就行了。(3月8日《中国青年报》)

    龚学平代表认为,大学生第一年搞军训起码有三个好处,首先军训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一个好的平台,是素质教育最好的场所,美国、新加坡都是这样搞的,别人能搞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搞。其次,有利于现代化国防的建设,今天是现代化的战争,科技含量很高的战争,如果没有大量高中以上知识水平的士兵,打起仗来是要吃大亏的。最后,5年制可以缓和一年就业。

    看了上海市原人大主任、全国人大代表龚学平的建议,心里感觉象吃了老鼠屎一样恶心。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啊?大学延长五年制能够“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有利于国防建设”,还“可以缓和一年就业”。龚学平代表啊,如果实在没有什么提案就歇会也无妨,就别再给老百姓心里添堵了。

    首先问一问龚委员: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只有军训才能培养吗?固然,我们不排除军训对大学生素质提高所起的作用,但一个人的爱国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绝不仅仅只是从军训中来,而是来自于平时的日积月累。战争当然也需要训练有素的军人,但一年军训能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军人吗?如果能?还要数百万军队干什么?而我国军队人数是世界公认的老大。而现代战争更需要科技含量,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国家这些年来一直在大学招收兵员,看重的就是他们的知识。还有1985年,邓小1平向世界宣布中国军队裁员100万,其出发点也是走科技强军的道路。可见,这种大呼隆的一年军训,既无法把他们培养成战争需要的军人,也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还无端增加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尽管按龚委员建议只是交纳生活费,但除了生活费学生们就没有别的花费了吗?显然不是。

    其次,“五年制可以缓和一年就业”,龚委员真是为大学生就业费尽心机。这让我想起了有人建议扩招500万研究生,缓解就业的设想,这两个建议可说是异曲同工。但问题是,这些扩招研究生和延长大学学制的招数,真的是在解决就业问题吗?我怎么看也不象。其实质,是官员们短视的权宜之计,过了一会说一会,并不是积极地实质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与当今十分流行的“卖国企”、“卖土地”如出一辙,是在把就业难题留给后人的损招。试想,如果真的等上一年甚至三、五年,大学生们都能找到工作,其家长们多花几个钱也值得。但问题是,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恐怕照样还是无业可就,甚至更难。而这一点,就连提建议的官员和专家们恐怕也是心知肚明,不过只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眼不见为净”,这是民间流行的在吃东西时的一个俗语,即不干净的东西,只要没看见,就当干净吃。龚委员和其他一些专家的建议,我看很象是在玩“眼不见为净”的“躲猫猫”把戏。一毕业,找不到工作,那就别毕业了,继续上学,不就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了吗?这个招数确实很高明。不过,龚委员的建议缓解就业也只是一年,一些专家扩招研究生缓解就业也不过二、三年,按照官员专家们的思路,何不建议全国大学生一律实行终身制呢?让学生们一辈子生活在学校,不就彻底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了吗?这样,不仅在任的官员不用担心大学生就业给自己造成的压力,也给自己的后任减轻了为官负担,还可以常年有效地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岂不是“一举四得”?

    其实,仔细想一下,龚委员的建议也不是什么新发明。前一阵子,不是有官员提出要延长退休年龄吗?社保基金不够了,也不知道那去了,政府财政负担很大,于是就想让国民干到老死,这样退休金缺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还有大经济学家历以宁教授,提议中国的穷人不能叫穷人,因为改革还没完呢,他们有可能成为富人。所以穷人应该叫“待富者”。这样中国一下子就没了穷人了。

    如今官员和专家“精英”们呀,观念就是超前,思想就是解放,招数一个比一个高。高!实在是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