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漫话服装美
爱美是人的天性。讲究服饰的美是人们爱美的表现之一。
从原始人用树叶遮身、兽皮御寒,到现代花色品种繁多的各式衣裙、时装,一次次的变化都是按“美”的标准创造的。
高尔基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郭沫若说:“衣裳是文化的象征,衣裳是思想的象征。”而我还想补充说:衣裳是社会的象征,衣裳是时代的象征,衣裳是人的象征。
曾几何时,中国还是一片灰色的海洋,男女老少无差别,春夏秋冬一个样。因为只有这样才显得“严肃”与“革命”。如今,时过境迁,人们的衣着打扮日益丰富多采,人们的心情也象服装的色彩一样,有单调、一律变的活跃而富有生气。
衣饰除了体现身份、社会地位和思想观念之外,也体现着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衣饰比任何历史手册都更能生动地展示一个民族的传统和文化。
大方优雅而华丽的汉服,展现了华夏民族曾经旷世的文明与繁荣,至今依然具有美丽迷人的诱惑。威严雄壮的军服,体现的是军人的英武,也是凝聚士气和体现团队精神的力量来源之一。在尼日利亚,人们从妇女围巾的款色和系法上,便能看出她是一位律师还是一位卖花生的小商人。贝都的妇女穿红表示已婚,戴绿表示守寡,寡妇穿上粉红色点缀的绿衣则表示她有意再嫁。
服装美的内容是丰富的。有的服装给人以开朗大方之感;有的则秀气而典雅;有的体现粗犷豪放的性格;有的体现高洁庄重的风度。如同一首音乐、一篇文章,一件衣服也有它的特色和主题。
服饰与人密切相关。人们用服饰打扮自己,可有的人打扮的恰倒好处,显得很美;有的人打扮得却使人觉得矫柔造作,很不得体。追求美,是一门学问。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服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这个人的职业特点、文化素质、生活态度、审美情趣和脾气性格。我们常常在街头看到一些“标新立异”的奇装少年,以“薄、漏、透”为美。以其说他们是在追求服饰美,不如说是他们在宣泄一种情绪更加确切。
服装的美充满了辩证法。朴素是美,高雅也是美;简单是美,豪华也是美;服饰美在于款式、色彩、体形、肤色、环境和精神的协调。追求服饰的美,应与追求精神的美相统一。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的美,人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
服饰是一种造型艺术。追求服饰美还在于创造。父母给你体形和肤色,环境给你审美和风格。你就是你自己。西装和中山装,裙子和旗袍样式虽然各异,但各自都有自己的审美价值。印度妇女的“沙丽”,是一块没有裁剪花布披在身上的,同样给人一种风姿啊娜的美感。
南斯拉夫有一句谚语:如果在一个城市,两个穿着一样服装的人相遇,他们会各自为缺乏想象力而苦恼。按照自己的特点打扮,不必盲目追赶时髦。因为干时髦往往是缺乏自信、情绪不稳定的表现。
按照自己的特点打扮自己,找最适合你的服装。穿出风格、穿出个性、穿出漂亮、穿出潇洒。
人是爱美的。用更美、更具时代特色的服装去装扮你多彩的生活吧!
(已发《中国体育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