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搭着厦航的飞机回到了福州,一踏上实地,便感到莫名的落差来,怎么老是感觉我们福建是需要援助的对象呢?好多好多细节的印象留在脑海中,来自天府之国的所见所闻。一路下来,同事们谈得最多的是成都的如何美丽安逸与大气,福州的如何杂乱紧绷与小气,搞得有时自己都觉得有些时空错乱了,不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什么,还是为了见证一场大灾难后的重生么?这些天来眼前所见到的一切让自己都觉得想好好在那里待上一段时间,来细细欣赏和品味那里的美景,美食与美女了。在此我不禁要为国人治愈创伤,重建生活的勇气决心与能力感慨了。
6号来到彭州市的丽春镇,本来是想拍这里的安置板房里人们的最新生活状态,这里有福建援建的最大片的板房安置区,规模庞大,是福建对口援建的窗口样板项目,是“海西速度”的标榜。但到了现场发现目前还住在这里的人已是寥寥无几了,大部分都已经搬出去,入住永久性安置房了。如今面对这一排排冷冷清清的安置板房,我们只好无聊地盘算这些板房将来的命运会是如何:是另作其它用途还是就地拆了?据了解,在整个5.12地震灾区,像这样的临时安置板房有百万套以上,全国各地的援建投入的经费以数十亿计。
说是临时安置房,但这些板房的地基都是倒了厚厚的水泥,许多还是征用了大块的良田。首先如何拆除它们,恢复土地的原有使用功能就是一个大问题,其次搭建板房的材料大都用的是泡沫夹芯板,拆卸后的使用价值还有多少,最后拆这些板房投入的人工成本又需要多少?
在特殊时刻非常时期,许多不计成本的投入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老百姓的安危利益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而如今抗震救灾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些空置板房的处理工作是否应该摆上援建的计划中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