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觉得每天晚饭后的活动用“遛孩”这个词来形容最贴切,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词,是否我的原创,便上谷歌查了一下,居然发现一位北京母亲也用了这个词,而且经历大体也差不多,都是家里有个刚会走路的小小孩,也是因为觉得陪儿子出去散步散心的行为像极了那些养有宠物狗狗的人家每天要带出去转一圈一样,人家那叫“遛狗”,那咱这就顺理成章地称作“遛孩”了,也许要成为一个新词哦,呵呵。
一个月前呼噜同学才开始迈出人生的第一步,而现在每每一有机会他就会努力挣脱出我的牵引,摇摇晃晃如企鹅般地奋力向前方冲去,还伴随着高分贝的呐喊尖叫,哪怕是摔倒了也不吭声,爬起来继续向前,看来学会一样新的本领是多么令人兴奋啊。现在只要把他从怀抱里放下,他就会漫无目的,随心所欲地朝着任何他有兴趣的目标迈进并且停留下来细细观察,然后用我听不懂的言语与我诉说。家里有限的空间他早已呆腻了,所有他能触摸到的物件也早已没有新鲜感了,因此他特别渴望到外面的世界转一转,看一看,而忙完一家人晚餐后的我也会借着买包烟的机会出去透口气,于是晚饭后带着呼噜到外面转一转便成为我们爷俩的固定安排,彼此都有期待,以至于他不好好吃饭时,我只要对他说:“好好吃,待会爸爸带你出去咯。”,他就会加快进食的速度,然后走到鞋柜前等我换鞋带他出去。
三月初的榕城,一天到晚总是时断时续飘着绵绵细雨,走在路上也不用撑伞,呼吸着春天的气息,丝丝细雨划过脸庞的感觉清新而舒畅。牵着呼噜的小手走在夜幕下的小区林荫道上,碰到一对外出的邻居夫妇,女士打招呼说:“下雨还出来散步啊?”,我呵呵笑道:“习惯了”。走着走着,我突然想起了某位诗人歌颂父亲的一些语句来,大约是“小时候我的小手牵着你的手,你的身影高大伟岸,如今我依然牵着你的手,你佝偻的身躯令我泪流满面”之类的,一时间内心便升腾起一个伟大父亲的自豪来,额,看来这遛孩的活还得持续坚持下去才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