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考作文征文全国卷ii帮助丛飞 |
分类: 七彩文学 |
材料:
一、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为一贫困企业捐款300万,但当他生病后,该厂员工竟无一人探望,其中一名受助者还说:“这让丛飞很没面子”,丛飞很伤心,但他说:“我现在已经无需钱来治疗了。”
二、华南农大学生小李通过卖废品捐款给一所希望小学,但不久他被查出来患白血病,该校师生纷纷捐款,其中一位四年级女孩捐了十元,当被问到为什么把自己的压岁钱都捐出来的时候,这位小女孩说,我们要记得李姐姐说的话:“要学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要帮助别人。
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或许这话需要更完整地说才更有说服力,那就是:帮助别人不求回报是一种美德。具有美德的人当然值得我们尊重,但不具有美德的人是不是也理所当然会受到我们的鄙视呢?是否去帮助别人,又表现一种什么样的意义呢?
如果是主人心爱的小狗不小心咬了主人一口,除非主人是个变态,否则他一般是不会去跟自己的宠物斤斤计较的;如果一个还不懂事的孩子淘气得令人非常生气,估计他的长辈们最多最多也便是当时发一下火,再教育教育,绝不会怀恨在心,以图后报的;而如果是两个成年人——即使是亲人,其中一个如果无意中口出伤人之语,另一个便很容易由此不满,就此引发出矛盾,而彼此不认识的路人如果无意中碰了车,更容易产生较大的“火花”,从而产生纠纷。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宠物狗属于“无心”,小孩有一颗纯真的心,而大人的世界却很复杂。当然同样的道理反过来从受恩的角度分析基本也差不多:宠物狗如果受得主人恩惠,就一门心思地服从于主人;小孩如果受到了恩惠,他会怀着满心的善良去看待世界,认为世界是美好的,自己也是属于这个美好世界的一员;而大人则会比较复杂——会有更多的功利思想,当他得到了恩惠之时,或许在摆脱困境的那一刻由于没有更多的杂念而只是纯洁得剩下了感激,也会拥有非常纯真的心去表达他的感激之情;可是当复杂的生活中的思想与感情重新回到他的头脑中时,报答可能就需要一种责任来维持——至于是愿意承担责任还是不愿意承担,就要看这个人的品行如何了。
于是,当丛飞尽心尽力帮助过的企业员工在他生病时对他漠不关心的时候,可能正是因为时间的久远让企业员工们那股纯真的感激之情淡漠了,再涉及到一些利益关系,便熟视无睹地面对着生病的丛飞,甚至去用一些听起来不太让人舒服的语言来“分析”丛飞的种种状况;而孩子们则具有相反的情况,他们却用属于他们的爱心来回报着曾帮助过他们的人,而且孩子的说法是要记得小李姐姐的话:要学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要帮助别人。孩子不仅仅是在回报小李姐姐对他们的捐助,同时也是在表达着属于他们的善良与纯真,因为他们要帮助的是需要帮助的人,而不仅仅是在进行一种回报。孩子们的心中是纯洁的,而大人们似乎却显得复杂得多。他们或许没有义务去帮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但最基本的准则就是应当去回报曾帮助过他们的人。如果说主动去帮助别人的人(比如丛飞与大学生小李)表达的是人类的一种美德,作为回报去帮助别人的人表现的是一种责任,那么受助方若对恩人的困境有能力相助却淡然视之,这样的人表现的就是一种麻木,这种人则确实值得鄙视,因为他们已经丧失了作为人最基本的责任感。
当你的帮助能够成为别人的快乐之时,你往往就会收获一份幸福的感觉。丛飞与小李都渴望拥有这样的感觉,于是他们付出了;小李帮助过的孩子们或许还不能去真实地品味那种幸福感,但他们的纯真让他们能够获得这种快乐;而丛飞帮助过的企业,却生活在一种精神的萧条中,却不知利益的保存是否能够代替心灵的那股充实,当看到小狗的满足,孩子的笑脸以及丛飞、小李他们幸福的表情时,却是否仍然能够麻木、仍然能够在面对帮助过自己的“恩人”受难时完全置身事外……
当你真地不懂得如何去品味那种帮助别人的幸福感时,要记得,至少要去帮助那些曾帮助过你的人,因为那是一种责任。也就是说,当你没有那种纯洁的心灵之时,要记得履行一种责任,那么你还是一个值得大家尊重的人——至少不会受到鄙视。
综上所述,或许便可以得出是否去帮助别人的真正意义所在了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