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新闻学教授”开拓沪上“新职业”:“文字剪辑师”

标签:
文化历史时评 |
七旬“新闻学教授”开拓沪上“新职业”:“文字剪辑师”
——以其“精品佳作”“沪上曾有思敬园”第7段为例
有位 “作家、资深报人、新闻学教授”的作者, 年已七旬,2022年1月在《上海滩》杂志发表了 一篇“精品佳作”:“沪上曾有思敬园”,全文仅1300字左右的小文章。经八旬舰船工程师的认真比对,“沪上曾有思敬园”竟然与零稿酬的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出版项目《思敬园:上海城市记忆拾遗》(上海书店出版社,2018.7)专著相关章节、段落高度雷同。本是《上海滩》杂志编辑部完全可以处理的小事化了,道歉一下的“小事”,但,为了推卸责任,竟一味偏袒“新闻学教授”。为此,被著作权权利人在微博上曝光,并被一起告上法庭,至今已一年多,法院尚未结案。
现以这位“新闻学教授”的涉案文章第7段为例,与涉案书籍的相关段落对比一下,让广大公众开开眼界,看看魔都“新职业”:文字“剪辑师”的“精品佳作”的“庐山真面目”!
“文字剪辑”对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