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班牙人都懂得国学?(2月号《摩登绅士》专栏分享)

(2010-03-02 12:10:34)
标签:

杂谈

    从2010年开始,我成为了一名专栏作家,而且还是写我曾经很熟悉,现在依然很热衷的体育界,有些意外吗?哈哈……大家有兴趣可以支持一下《摩登绅士》这本杂志。我也会定期在博客跟大家分享。

 

西班牙人都懂得国学? 

    世界足球先生毫无悬念的给了梅西,瓜迪奥拉的巴塞罗那毫无悬念的六冠封王,这位前巴萨队长上位时间最短、取得成就最惊人的经历也毫无悬念的被他的师傅荷兰人克鲁伊夫猜中。但凡了解巴塞罗那最近30年历史的人,不能像克老师那样猜中这个结局的,不是健忘、就是忘本。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祖宗用无数不同的语言教给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甭总瞧着人家人前显贵,但得经过好些个人后受罪,就算不受罪也得受累。巴萨三虎梅西、哈维、伊涅斯塔兄弟齐上阵,新科世界足球先生第1、第3、第5位,哥仨肯定在这同一个晚上想起了他们7、8岁进入巴塞罗那拉马西亚青训营的日子,他们都是巴萨自己的这个传奇般的基地走出来的世界球星,克鲁伊夫在给加泰罗尼亚人送来技术足球和全攻全守的同时,还为他们复制了阿贾克斯般的青少年训练机制。当然,巴萨也经历过甩着支票买球星的日子,但是他们在花钱请罗马里奥的时候,也愿意试试一个阿根廷来的叫梅西的孩子;跟里瓦尔多、罗纳尔多结账的时候,也肯帮梅西的爸爸妈妈找点他们能够胜任的工作,一边使着一家子人都能安安心心的支持孩子练球。青少年足球的苗子成才的几率取决于太多因素,教练、训练思路、比赛数量、后勤管理等等,鸡毛蒜皮、事无巨细,走出一个梅西要淘汰掉多少同龄的孩子,这个概率无法科学的量化,但是可以科学的坚持。

    我们国家也有例子,20年前上海卢湾少体校练篮球的何止千名小学生,但只出来一个姚明,今天看球,《篮球先锋报》的主编苏群先生说姚明是100年才出一个的篮球天才,我看未必,如果当年中国的每个城市的每个区体校都有千把孩子练篮球,如果每个中国的大个子苗子在练基本功的时候,教练都苦口婆心负责任的纠正他们的滑步、防守、投篮姿势,他们家里有了经济困难都能帮着解决,学校落了功课都能帮着监督赶上,姚明怎会百年一遇。我们总是出了个姚明,才说什么百年一遇,却不再想为什么百年只出一个?姚明不是天才,我还记得17岁他第一次代表上海大鲨鱼队碰到如日中天的王治郅的时候,被当时的中国第一内线打的完全没有脾气,但所幸的是这个“庸才”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走的很刻苦,才成了百年一遇,把少体校的培养、李秋平的眼光、休斯顿的苦练、姚家人的坚持都归功于老天爷似乎想的太简单了吧?

   如今西班牙人尝到基层培养的甜头了,我们却只眼巴巴的瞅着人家咽吐沫。举国办体育的体制在向市场化改革的过程我们也经历了快20年了,CBA的总冠军戒指都快做的跟科比手上的一样了,为什么改革来改革去,反倒忽视了青少年的培养?为什么我们小的时候只要有个能踢得球,找场地是很随便的事儿,反倒现在的孩子全身NIKE、ADIDAS想去打个球还得交场地费了呢?还得排队了呢?中国足球的功能是怕现在的人吃得太好太油腻,所以需要这么个队伍让人反反胃,调整一下胃肠道,我们不去管它。可为什么我们最引以为豪的中国男篮现在居然用起“青黄不接”这个词儿了呢?居然自己承认“亚洲二流”了呢?说这个词儿的中国篮协的官员真该被开掉,你说这话的时候没有愧疚么?一个本不该有的词汇就抹杀了所有他们的工作失误,还逼得国人承认这个事实,滑天下之大稽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