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报的好友——美女记者罗懿约我写篇“湘江印象”的文章,而且早先受邀的还有诸如何立伟等等的大作家,真是不知该喜还是该胆寒。
一篇命题作文,一个异乡人写湖南人的母亲河,本就已经战战兢兢,而且还是跟很多前辈、泰斗共同面对一个题目,那就肯望可以让我的拙劣“印象”先见报,也好抛破砖引美玉。
跟湘江发生过亲密接触的机会实在不多,但有一次记忆深刻。印象中似乎是2002年的冬天,湖南经视广发英雄贴,号召几大频道的主持人共襄善举,希望通过公众人物的义举在春节前为福利院的孩子们筹措善款。我跟汪涵、马可、魏哲浩面临的任务是要一起挑战一下12月份的湘江,四个人每人游一趟,一共是两个来回就可以为全省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募集到80万元。开始浑身裹满棉衣的时候还觉得这个任务有些轻松,觉得自己的付出还不够,但是腊月天往江边一站,立刻感到自己像冬天寒风里的树叶被肆意抽打,衣服一脱,成千上万把小刀子往自己身上划似的,要不是江边若干部摄象机已经严阵以待,崽不跑掉算了。但意义不同,来了就不能打退堂鼓,只得怀着爱心和担心、这两颗心开始挑战。
先是小马下江,他的水性不错,游一边也用了20几分钟,坐船跟他到对岸已经看他浑身抽搐、嘴唇发紫,直听到他不停叮嘱我,“响,做···做···做足准备活动,别···别抽筋”,说完就被几层棉衣裹上救护车了。我一看,本来有的底气开始漏气了,忙不迭的压腿、蹦跳、扭腰,说是准备活动不如说是给自己壮胆。小马是从岸边踩着下水的,咱怎么说以前也是个专业运动员,这姿势得漂亮呀,摄象机对面拍着呢,船行几米下面水有点深度了,站到船头自己数了一、二、三,模仿奥运选手鱼跃入江。
这辈子要说最后悔的一次,恐怕就算当时了,因为是头先进去的,12月的湘江啊,同志们啊,要发明一种酷刑——把一万多根针往脑袋上戳,估计就是那滋味,一下子我就疼懵了,感情这优美的姿势付出了太大的代价了,在水里扑腾了一分多钟才缓过神儿来,顶着被冰凉的江水扎了的脑壳拌蛮往对岸折腾,这时再也顾不得优美了,先是自由式、胳肢窝太凉,再改蛙式、脑袋一上一下还难受些,索性狗抛式过去。就这样三折腾两折腾总算到了岸,接过属于我的那20万捐款牌的时候,我哭的心都有了。但我记得我当时还是很照顾镜头的像拿了奥运金牌的选手一样朝着人群使劲儿的挥手,然后满足了镜头要求后,直奔休息室。
再后来就听说浩子是连游带拖过去的,涵哥是抽了4次筋挣扎过来的,反正四兄弟是把善款争取到了,平生头一次做这种事情,还真觉得特别自豪,当然,是灌够了姜汤恢复了神志以后想到的。
这就是我最难忘的湘江印象,虽然有些刺骨、有些晕阙,但是做了善事,同样是游泳,比起夏天在那里携家带口的糟蹋母亲河还是有意义些,所以,除了善事,请各位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共勉一件事,湘江——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