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读懂了吗

(2016-07-19 16:12:03)
分类: 书影文艺
孔子在齐国和齐景公有很多次对话都特别有意思的。齐景公问他,如何治理好国家,那么孔子的回答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句话,后来很多人误解孔子,说孔子提倡忠君。以为是什么意思,就是他是君你永远是臣。他是父你永远是子,就是你臣对君要有无限的绝对的责任,而没有任何权利,实际上这句话,这样的理解,我们不用说,他和孔子本来的思想,和那个时代不相符,他就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解释也是错的。

    那应该怎么翻译呢?君像君的样子,或者说君尽君的责任。然后臣尽臣的义务。父尽父的义务,然后子尽子的孝道。第一至少大家义务是双向的。你君也有君的义务,然后你才能要求臣对你忠,你父有父的义务,然后你才能要求子对你孝,双向义务,这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你还能看到一点,就是君君在臣臣的前面,那实际上可以这么理解,就是君先做的像君的样子,然后才有资格要求臣对你尽忠,父亲首先要尽到父亲的义务,比如说抚养子女呀,让子女受教育,然后你才有资格要求儿子将来对你孝顺。所以从这句话我们来看一看,他至少有两层意思,第一大家平等,这是底线,其次,实际上孔子在这个地方还是不平等的,这个不平等在哪里,他把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交给的是君君和父父,交给的是君父。就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先秦儒家都有一个非常可贵的特点,就是他们更多的是把责任义务放在强势者的身上。上层社会的身上,他们对下层社会往往没有过多的道德要求,没有过多的道德要求,所以你看孔子也好,孟子也好,他们从来不对老百姓讲仁义道德。就是说孔子不但不像我们后世人想象的那样,更多地要求下层人民尽义务,恰恰相反,他更多地要求上层社会做得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