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看书
(2023-10-30 22:56:39)
标签:
马伯庸罗翔新疆考古记白夜行 |
十月初,出门去浙沪前,舍长推了微信读书的链接给我。
舍长的读书品味一直是我佩服的,他推荐的也都是好书,无论是大学时的《百年孤独》还是去年看得昏昏欲睡的《通往奴役之路》,都很棒。毕业都二十多年了,舍长同学还这么孜孜不倦的关心我的身心健康,盛情难却,买了个50元读书卡,一年读满365小时就再送365天。
因为有这个时间要求,不敢立马就啃助眠的书。于是选了马伯庸的《太白金星有点烦》,这些年讨厌马未都,又误以为他们两是同一个人,所以他的书一本都没看。
《太白金星有点烦》,看的甚是愉悦,仿佛看到了一个在政府混了几十年的老油条,在纷杂的环境里游刃有余。
看完有好感,选了《长安十二时辰》,前两年很火的连续剧。看打不死的小强怎样翻盘。
然后是《风起陇西》,《长安的荔枝》,《文化不苦旅》。看完一般的《文化不苦旅》,打开《大医》,几页就看不下去了。
读书的事情,不是在求学,就没有必要勉强自己,于是换。
高中的时候,看了刘震云《一地鸡毛》,知道原来成人的世界是这样的。前几年看了《一地鸡毛》的兄弟篇《单位》。这次选了《一句顶一万句》。
看完,就《手机》,当年火的不行的电影。虽然电影已经不错,但觉得还是小说好看。
看了这么多小说,觉得不能这样沉迷下去了。于是打开罗翔的《法治的细节》,看张三老师的随笔,总有做笔记的冲动,但是有些笔记不能随便下笔,就好像张三老师有些话总不敢说透。
多点罗翔这样的知识分子,社会才有希望,也给予了我们以希望。
接着是正在看的《白夜行》。特别喜欢这样文字不复杂,读起来不累,又构建了一个完整结构的小说。
去浙沪的背包里,放了一本旧书,贝格曼的《新疆考古记》。但有了微信读书,一直没有翻开。
尤其在上海,坐在露天咖啡馆,微微桂花香中,拿着手机看书,十分的悠闲自在。
回广州,秋天也来了,仿佛有了瘾,总想在露天的咖啡馆里坐下来,点一杯冰美式,打开手机里的书,慢慢的和时光一起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