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向光:博物馆藏品管理与藏品保存

(2015-09-24 19:20:33)

博物馆藏品管理与藏品保存 

一、博物馆藏品

1,博物馆藏品是具体的、有价值的文物标本;或,博物馆管理的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或,博物馆管理、保护和鼓励公众利用的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

博物馆藏品性质:社会行为,信息载体;

博物馆藏品特点:实物;典型:代表性;藏品多层面意义的综合体现;珍稀:量与质的结合:数量,价值,作用;不可替代(不可再生):时空、信息的唯一性。情感:移情;对赝品的厌恶。

博物馆藏品价值:固有价值:历史,科学,艺术;现实有用性:流传,社教,文化,研究等;现实附加:现实社会价值观的投射。

博物馆藏品重要性:博物馆工作基础,社会文化财富,民族文化遗产,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源,信息资源。

2,博物馆藏品与博物馆收藏:博物馆藏品是个别的,博物馆收藏是博物馆据社会需求、知识体系系统搜集、管理、利用的一组藏品。 

博物馆藏品是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得以开展和相互配合、协调的基础。

要注意博物馆机构性质对博物馆藏品的影响。

3,博物馆藏品与文物:

目的:文物似乎更注重物品的过去,而藏品注重其社会作用和满足社会需求;

标准:文物依自身特点和社会认识,而藏品除此之外,还要加上博物馆工作目的;

外延:文物包括不可移动文物,而博物馆藏品包括信息,实现博物馆工作所需的物,近现代物,自然标本。

 

二、博物馆藏品管理

1,藏品搜集:博物馆为实现其社会职能而不间断地发现和搜集藏品的行为、活动。为获得该物品的所有权及相关权利的工作。

目的:实现博物馆社会责任,支持博物馆科研、陈列、教育工作。建设高质量的收藏:系统收藏,藏品的保护管理,提供利用。

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征集。要制定征集计划,确定藏品标准。征集计划:馆藏现状,征集范畴、标准,征集日程、要求;藏品标准:据博物馆性质、任务、条件、资源、发展而确定的藏品的门类、时代、地域、保存状况。

途径:社会征集:购买,钱物交易,合法,手续清楚;捐赠,无偿捐献,确定标准,无附带条件,手续清楚。要尊重捐赠者的感情和合理要求。要表彰捐赠者;交换;调拨,依法无偿调拨;田野征集:田野采集,科学发掘。遵守工作规范,系统采集标本。

注意事项:合法:符合国际、国家法律,符合博物馆职业道德。物品所有权转移和确认手续完备,详细记录工作过程和藏品相关信息。遵守科学工作、博物馆工作职业道德。不得破坏资源,不得野蛮采集。不得伪造。

2,藏品管理

定义:为实现博物馆工作目的和满足社会需求,对博物馆藏品及藏品信息的搜集、贮藏、整理、保护和传播,对藏品的所有权、实物、相关信息和相关工作的综合管理。

原则:妥善保护,合理利用,如危及藏品安全,以保护为主。“保护与利用,安全与效益”。

简史:对珍稀之物的保藏,到文物标本等实物的保管,到对博物馆工作资源和博物馆工作的管理。

主要工作:所有权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实物管理,对藏品的全过程管理,严格的监控、监护和监督;信息管理,藏品信息,科研信息,工作信息;事务管理,藏品管理资源,人员,相关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基本要求:“制度健全,帐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

3,基本程序和主要业务环节

入馆接收:确认博物馆对入馆物品的管理、监护权。查验,核实,移交文件,临时登记,临时存放。入馆登记簿。接收凭证。

鉴选入藏:鉴选,依藏品标准进行初选。鉴选登记表。鉴定:时代,作者,出处,流传,定名,价值,等级(存量、价值、现状)。藏品鉴定表。

入藏:使一件物品成为博物馆正式藏品。通过规定的工作程序和填写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文件后,使物品为博物馆所有、所管理,成为博物馆藏品,博物馆对该藏品负有保护、管理、使用的权利和义务。入藏程序:审批,登录,编号,标注。入藏申报表。藏品登记总账。藏品登记表。藏品分类账。必要的清理、灭菌、加固、修复。

入库上架:排架:柜架安排,藏品存放区域。入库凭证。库房藏品帐;上架:器物上架,安排摆放。确定器物存放位置。方位卡。

安全搬运:思想重视,一次一件,双手捧托,适宜运输工具。

库房管理:防火,防盗,防潮,防震,防尘,防霉,防鼠。人员管理。

藏品利用管理:用途,场所,人员,责任。进出库手续:严格制度,明确责任,手续完备,认真核实器物。

藏品档案:原始资料的整理、保管和利用。有利于藏品的安全、研究。所有权、征集原始资料、图像、研究、科学保护、利用有关的原始文件。

藏品编目:藏品信息的整理利用。检索卡片,计算机检索,藏品图录。

藏品核查:藏品实物,保存状况,信息核查。分级核查。

统计:藏品存量、相关业务、保护工作。

藏品注销:因特定原因,永久终止收藏,或永久性地从馆藏中去除。注销程序:严格标准,专家审核,规范程序。注销途径:移交,调拨,拍卖。藏品注销所得收益的使用:购买藏品,直接与藏品安全有关的业务费用。

 

三、博物馆藏品研究

1,藏品鉴定

鉴定:真伪、时代、作者、地域、流传、价值等。

要求:鉴明真伪,考证内涵,评定价值,定名分级

方法:观察,经验,比较,考证,科学检测。

2,藏品学术研究

器物研究,个体,群体,

物质文化研究:描述,解释。与藏品相关历史、社会、文化、观念、风俗和传统。

历史研究

专业学术研究:社会、人文、自然、技术。

3,藏品利用研究:陈列。教育。出版。

 

四、博物馆藏品保存

博物馆藏品保存(conservation

1,定义:博物馆藏品保存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知识和手段保护博物馆藏品,延缓或阻止自然力对藏品的破坏。

主要工作是维护,修复,研究藏品保存原理、技术、工艺和材料。

简史:整修、修复-科学保存-预防性保存。器物外观(美学)-科学保存(学术)-预防性保存(信息,系统,环境)

2,藏品原状

定义:博物馆藏品原状是因博物馆工作需要,将物品固着于,或再现其历史过程中某一时刻、某一阶段时的状况状态。包括该物品的材质、结构、造型、纹饰、色彩、重量、声响、尺寸、制作工艺、使用痕迹、历史痕迹等。因博物馆类型和工作需要的区别,对藏品原状的理解、要求也不同。

藏品生命周期:制作-使用-废弃-发现-(进入博物馆)-修改-再使用-再废弃……

各类博物馆对“原状”的具体理解:

·历史类博物馆:特定历史时期、阶段、过程时的状态。

·艺术类博物馆:艺术品的始状。作品完成时的状态。

·人类学、考古学博物馆:被收藏时的状态。

3,“保护原状”的工作原则

基本原则:保护原状,保护健康的原状,稳定现状,预防性保护。

工作原则:全面检验,翔实记录,保持完整,维护为主,预防为主,不得随意改变,可逆操作,保留历史信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