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千古至今绝妙地狱变相

(2011-07-13 08:48:22)
标签:

王维

菩提寺

地狱变相

裴迪

朱门

文化

分类: ◆厚德载物-学习成长

        文 / 江湖夜雨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①。
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
    王维诗中的意境,多是像“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样的,恬淡、清幽、澄彻、自然。但这首诗中却充斥了一股郁积在心中的愤懑之气。可见王维的心中,也并不是就完全超脱尘外,对世事始终无动于衷的。


    说起王维的仕途,也并不顺利,其中栽的两个最大的跟头,一是及第后不久因“舞黄狮子案”被贬到济州,二是安史之乱中被迫给安禄山担任伪职,王维曾说:“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看来王维后半生的乐山乐水,多半是在疗伤,心头的伤,也是最难疗的伤。


    裴迪是王维最要好的朋友,他和王维的交情大不一般,王维被安禄山贼军监禁在菩提寺中时,裴迪冒险去探望他,后来王维买下辋川别墅后,曾邀裴迪同游吟唱,两人的感情极深,有诗为证:“不相见,不相见来久。日日泉水头,常忆同携手。携手本同心,复叹忽分襟。相忆今如此,相思深不深”(《赠裴迪》)。我们知道越是这样平白如话的诗,越证明两人之间是推心置腹的刎颈之交。王维写给裴迪的诗很多,数不胜数,王维的辋川别墅有华子岗、竹里馆、鹿柴等名胜多处,王维携裴迪共游,各赋五言绝句二十首,互为唱和,并一起去寻访隐者吕逸人(江湖夜雨怀疑此人就是吕洞宾)。


    然而这首诗中,却并非写两人之间的友情,而是感叹世事难测,人心狡诈。诗中王维似乎是在劝慰裴迪,“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意思在说,先喝口酒,消消气,世间的人情本就像波澜一样翻覆难料的。“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这两句是非常让人警悚的句子,金庸先生在他的小说《白马啸西风》中曾借一个书中人物之口解说过,我们来看一下:
    
    李文秀跟着他进屋,……堂中悬着一副木板对联,……上联道:“白首相知犹按剑。”下联道:“朱门早达笑弹冠。”……华辉道:“你读过这首诗么?”李文秀道:“没有。这十四个字写的是什么?”华辉文武全才,说道:“这是王维的两句诗。上联说的是,你如有个知己朋友,跟他相交一生,两个人头发都白了,但你还是别相信他,他暗地里仍会加害你的。他走到你面前,你还是按着剑柄的好。这两句诗的上一句,叫做‘人情翻覆似波澜’。至于‘朱门早达笑弹冠’这一句,那是说你的好朋友得意了,青云直上,要是你盼望他来提拔你、帮助你,只不过惹得他一番耻笑罢了。”李文秀自跟他会面以后,见他处处对自己猜疑提防,直至给他拔去体内毒针,他才相信自己并无相害之意,再看了这副对联,想是他一生之中,曾受到旁人极大的损害,而且这人恐怕还是他的知交好友,因此才如此愤激,如此戒惧。这时也不便多问,当下自去烹水泡茶。
    
    相交了一辈子,从穿开裆裤一直到白头的朋友,却还要抓着剑柄提防他会突然变脸加害,原来和你一起喝酒骂街发牢骚的朋友,一旦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了,你也不用为之高兴。正所谓,一阔脸就变,他就越来越不愿意搭理你这个贫贱之交,你指望他能来提携关照你,等来的只不过是一番耻笑罢了。这是多么让人心寒!金圣叹读到此处,曾感叹是“千古至今绝妙地狱变相”,是的,从古到今,这种故事一遍一遍地重复上演。现在也有这样一句话:“朋友是用来出卖的”。


    对于这种令人无奈的现实,王维在诗中还是采取了充满佛道二家思想的应对方法,“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做一株不起眼的小草,让细雨滋润,而如果想做早发的春花,不免会被料峭的寒风吹落。于是王维劝道:“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正如佛经上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上事本为虚幻,何必在意,还是多吃些酒菜吧。


    相比于王维的其他一些诗,这首诗还是锋芒极盛的,其中“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这一联,格外引人注目,当属名句之列。有人评说王维:“这种亦显亦隐,半儒半释的人生经历与处世态度,势必造成巨大的心理矛盾,犹如碧潭止水,宜清心静观;但仰望高谷急湍,依旧凛然飞动,怵目惊心”。这首诗在王维诗集中就应该属于“凛然飞动,怵目惊心”的体现吧。
   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出典:《汉书·王吉传》“王阳在位,贡公弹冠”。汉代王子阳作了高官,其友贡禹掸去帽上尘土,等着王子阳关照提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