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林阴道”, 还是“林荫道”?
最近有网友特别指出,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教科书104页“识字”中,出现“林阴道”一词,家长和社会许多文化人都认为应该是“林荫道”,而出版方认为没错。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议论纷纷。
对这个词,我个人经历过两次故事:
一是,10年前我在《深圳法制报》任编辑时,我写的一篇报道出现“林阴道”这个词,原稿我是写成“林荫道”的,不知道被校对还是审读改成了“林阴道”。文章见报当天,有读者打电话来“指出错误”,说应该是“荫”,而不是“阴”。电话正好是我们主任接的,这个主任本来平时就极为唠叨,为了这个字,唠叨我半天,说我居然这个词还写错,闹笑话了。
我找了教对,也找了主管的副总编,经查1968年的《现代汉语词典》,“林阴道”一词是正确的。也就是说,文章出现这些词在那年来说,是正确的。这下一直视我为眼中钉的主任不敢再唠叨了。
二是,2004年,我出版《单身女性调查》时,里面有一篇于2003年底采访的文章《草率爱情,一个错字成媒人》,文章写了一个发生在北京的真实故事,一个女校对员与一个当官的作者也是因“林阴道”和“林荫道”的原因,产生一个纠结的故事,最后女校对员成了该官员的情人。2010年,我的《中国单身女性调查》出版时,只收进2004年《单身女性调查》的两篇文章,其中就有《草率爱情,一个错字成媒人》,题目好像改了。
所以,我对这个词有特殊的印象。到底是“林阴道”对,还是“林荫道”对?在民间,普通百姓在使用文字的过程中,有许多字与官方规定的规范不同,比如,到现在,许多人还习惯用“好象”(好像)、呆了很久(待了很久)、帐户(账户)等等。应该说,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大部分人认为应该怎样用,再由官方确定下来,就成规范,如果官方确定后,大部分人还认为不适当,那么官方应该再进行研究后确定。
2005年修订的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就已经将‘林荫道’作为推荐词条,而‘林阴道’为非推荐词条。”,媒体报道,苏州大学语委委员、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曹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林荫道”意思是树木遮盖太阳而形成的路,“林阴道”意思是背着太阳的路。两个词都可以用,只是意义有些差别,一个强调树木遮阳,一个强调背着阳光,现在已经被混淆成通用了。
也就是说,到了现在,“林阴道”和“林荫道”已经被混用了,而且大家大部分人都认为两个词通用,官方也这么承认了。
以后就不要在“林阴道”和“林荫道”这个词上较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