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不需要太有文化
吴淑平/文
有人说刘翔没文化,著名运动员王军霞马上跳出来辩论,我觉得这很没必要,越辩论越显得自己不够自信。
记得以前有人说倪萍没文化,倪萍马上在做节目时顺便进行反驳,而后又去北大进修,这就显得有点底气不足了。反驳一下,不见得就增加了文化;
进修在这年头,也学不到多少文化。
汪涵才中专毕业,因为幽默和自信,也没人说他没文化。只要把自己的专业做得好就够了,受大众认同就够了,何必在乎什么狗屁文化。
问题不在于有没有文化,而是:到底什么是文化?每个人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拿不同行业的人来对比文化,显然就没有可比性。比如,你拿一个大学者来跟刘翔比,当然是刘翔没文化,但这种对比有意义吗?就跟学者没有刘翔跑得快一样,毫无意义。
刘翔不必太有文化,运动员其实能“专”就够了,不要在乎别人说三道四。
有些人因为自己懂某方面的知识,就歧视不懂的人,这其实也很无知。如果一个人什么都懂才叫有文化,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岂不是也没文化?因为他洗内裤肯定没有他老婆在行。
不要以为懂点文绉绉类的东东就叫文化,有时恰恰就是没文化。有的人以为自己会写诗,是个文化人了,裸体朗诵诗歌,说这是行为艺术;有的人不知从哪弄来个“国家一级作家”的帽子,写出了让人笑掉大牙的“诗”,四处炫耀。如果这样也叫有文化,我看,刘翔不要文化也罢,只管跑自己的步去。
现今,“文化”已经被某些文化人糟蹋得不成文化了。最近不是有个专业作家出来街头挂实名乞讨吗?本来这事我不想说,但他实在太丢文化人的脸了,有本事你写稿挣钱去,占着茅坑不拉屎,还可能认为自己屈才,这种人我最瞧不起。行政体制当然也有弊端,正因为有弊端,你才应该为自己争一口气。也难怪韩寒从不说自己是作家,他宁愿说自己是赛车手。
但是,很奇怪,偏偏就有不少娱乐界、体育界的人拼命往“文化界”靠近,明明自己不擅长文绉绉类的东西,他们也想混一顶“作家”的帽子。有个娱乐明星,出了10多本写真类的、日记类的、美容类的书,喜欢说自己是作家,我因为在做《名人博客》版,有一次想编她的文章,找了几篇,发现病句、错字、逻辑问题一大堆,一篇1000多字的文章,修改了50多处。我不是说她没文化,而是她不适合走这条路,何苦要把自己变成所谓的“文化人”呢?做娱乐也是一种文化嘛。
所以,我认为刘翔不必太有文化,如果要强调自己有文化,或者要故意往“文化圈”靠近,反而显得更没“文化”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