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平谈女人之一:上海女人太精明
吴淑平/文
也许与上海无缘,这么大只去过两次上海,待的时间都不长。
对上海女人的认识,主要来自在深圳的上海人。
前不久,有个闹得很火的马俊(好像是这个名吧)离婚事件,相信很多博友都看过。我先是在天涯看过这个帖子,才突然来了灵感,在情感论坛策划了“婆媳不和,你要妈妈还是老婆”的话题,随之看了上海东方电视台对马俊夫妇的采访。这个采访很富戏剧性,中途突然闯进马俊的丈母娘,使这个节目富有看头。
电视中,马俊老婆与丈母娘的表现,令人望而生畏。也许她们都不是刻意表现出那种说话风格的,但就是因为不是刻意的,才更加能体现她们的生活习惯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比如,她们看不起农村人的思想、不屑与农村人接触的表情,一览无遗,而且语言刻薄,感觉没有什么人情观念。
这突然让我想起在深圳认识几个上海女人的事,也许这几件事可以让我们了解上海女人的性格。
10年前刚到深圳的时候,认识一个上海阿姨,那年中秋节,她单位的老板没有给员工发月饼,当天下午,她带了两个小妹闯进老板办公室,叽叽嘎嘎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总之,非要月饼不可。老板正愁着连续几个月亏本的事,烦不胜烦,没办法,给她单独发了月饼。她拿了月饼,也不帮别的员工讨说法了。但过了几天,她就被老板炒了。
几年前,在某法制报任职时,一个自称很小资的上海女人,她不知道是吃错药还是咋地,给俺发了好多邮件,说是最爱看俺的文章。你想,谁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呀,俺也是俗人,不能免俗,所以很俗气地在报社接见了她一次。她说她一直开一部“现代”牌的车,但见面那天,我却看见她从中巴里下车的。
第二天,她就打电话给俺,说因经济周转不灵,想给俺“贷点款”。俺问要多少,她说只要七百元。俺当时非常纳闷:一个很小资的女人,开名车,怎么借钱只要七百?如果她跟俺说要七千元,俺可能会相信。这样的女人,还是赶紧躲开她为好。
两年前,办公楼有个单位在装修,一位民工跟大家一起上电梯时,一个女人突然大叫起来:“好臭啊,出去。”民工没有出去的意思,她便捏着鼻子,皱着眉头,公开表示鄙视。民工在三楼出了电梯,女人叫嚣道:“我是上海人耶,最看不惯臭轰轰的人。”
还有一个上海女人是几个月前认识的,她在上海买到俺的新书《不是女人的错》,因为书上有俺的MSN,她给俺MSN发话说,正好要出差来深圳,想认识一下。
俺已经有几年不爱应酬了,表示感谢,但不爱见面。一天中午,俺开完会时,已是中午12点半,行政部的同事告诉俺,有个女人在大厅等俺一个多小时了,俺过去一问,才知道就是那个来深圳出差的上海女人。
上海女人说她在深圳有别墅,一开口就问:你是不是还租房住啊?做记者是很辛苦很穷的哦?
俺承认自己穷,但她这种轻蔑的口气,让俺觉得像吃了一只蟑螂,要不是她从外地来的,俺真想谢客。
她坚持要请俺吃午饭。人家这么大老远跑过来,不去吃饭似乎也说不过去,便勉强答应了。饭后,她让服务员买单,202元。付了钱之后,她说,我们同甘共苦吧,AA制,每人101元。
俺实在没有AA制的习惯,便给了她202元。她不要,非要找回101元不可。
至此,俺对上海女人的印象大致如此:鄙视穷人、精明、善于打算盘、喜欢扮小资,缺乏人情。
不是说她们很坏,但俺实在有点不习惯她们的性格,还是喜欢本色一点粗旷一点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