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前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2008-10-30 12:48:51)
标签:

电子信息产业

重庆

it

分类: 产业发展

当前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以“十五”电子信息产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基础,今年开局以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同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一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1-5月,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70.23亿元,同比增长38.2%。全行业各领域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软件及信息服务、信息家电、新型元器件和汽车电子、数字化仪器设备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继续呈上升态势,运行质量有所提高。

一、全行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产业规模继续扩大

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在全国所占比重至今还没突破1%,但近几年在全国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比重一直处于

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0.23%上升到2005年的0.55%。“十五”期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为66%,比同期全国年均增速34%高出一倍左右。2005年,西部的电子信息产业强省四川省和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分别为435亿元和355亿元,位居西部第一和第二,规模是重庆的2倍和1.7倍。今年1-5月两省电子信息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48亿元和55亿元,四川省的规模仍然为我市的2倍左右,但陕西省的规模已比我市同期70.23亿元小,目前重庆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处于西部第二。

表 1:电子信息产业产品销售收入(亿元)比较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年均增速

全国

11876

14000

18800

26550

38411

34%

重庆

27.73

39.2

71.91

139

210.33

66%

重庆占全国的比重(%)

0.23

0.28

0.38

0.52

0.55

 

 

(二)六大重点发展领域呈现分化发展趋势

“十一五”期间我市信息产业确定重点发展的六大领域,今年1-5月的发展情况良好。在重点发展领域中,信息家电完成销售收入20.17亿元,同比增长28.33%,占比28.7%;新型元器件和汽车电子完成销售收入15.99亿元,同比增长63.66%,占比22.8%;软件产业完成销售收入12.53亿元,同比增长34.78%,占比17.8%;数字化仪器设备和数字医疗完成销售收入12.33亿元,同比增长21.96%,占比17.6%;通信设备完成销售收入5.76亿元,同比增长70.27%,占比8.2%,其它类电子信息产品销售收入3.45亿元,占比4.9%。

从电子信息产业六大发展领域对电子信息产业的贡献趋势来看,数字化仪器设备(含数字医疗)和信息家电近两年发展迅速,在全行业的比重一直上升。通信产品业处于发展下滑趋势。由于软件本身规模小,受软件骨干企业朝华集团的影响,其发展走势呈波动状态。新型元器件和汽车电子处于平稳发展阶段。而集成电路还未到规模生产,没有纳入统计范围。见图1。

今年1-5月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新型元器件(含汽车电子)和通信产品发展迅速,增长速度超过60%,信息家电、数字化仪器设备和数字医疗平稳增长。见图2。

图1:近几年年重庆各类电子信息产品销售收入占全行业比重变化趋势

图2:2006.1-5月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分行业销售收入和增速情况比较

注:新型元器件含(汽车电子),数字化仪器设备(含数字医疗)

(三)重点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

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逐年增加,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为13,24和35家。今年一季度,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骨干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1.8亿元,占到全行业的89%,教好的支撑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四)信息产业园区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随着近年来我市加强信息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建设,信息产业发展的投资环境日益得到改善,一批重点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园区,成为我市信息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北部新区高新园重点项目进展较好。中兴通讯占地170亩的软件研发基地,重点研发和生产中兴全系列的通讯软件及其它软件产品;四联集团的重庆川仪自动化仪器仪表研发与制造基地已经生产;由4家民营企业组成的“中智联”仪表集团公司,投资1.2亿元,正在建设中智联智能仪器仪表研发生产基地;组建的重庆禾兴江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究开发“IT综合功能模块”,预计今年将较大规模产出。茶园新区今年以来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美的工业园将成为商用、中央空调生产基地;矽谷首创电子科技园,主要生产MP3、U盘等;国虹数码将打造占地300亩的国虹数码工业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与重庆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占地800亩的信息科技园;TCL建设3G手机研发、生产基地,年产手机20万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品增长结构不尽合理

从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产量来看,2006年1-5月,通信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占到了全行业的18.3%和24.9%,集成电路行业产量同比增长49.6%。1-4月,手机、液晶电视、微型计算机、显示器等重点产品,产量增速都超过40%以上。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逐步进入复苏期,到今年一季度,该行业在销售收入增长的同时,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2亿元提高到19.6亿元,增长了近8倍。

反观我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产品虽比去年同期增速高,但总量在全行业中的比重下降为仅7%,而集成电路行业由于招商引资的不利因素造成发展速度缓慢,还未形成规模生产。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产品的核心部件,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居先导地位。因此集成电路的“短腿”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二)支撑行业效益增长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将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利润与国家对比,全国电子信息产业打破以往单纯由通信行业拉动利润的局面,在全球电子元器件产业将进入新一轮全面复苏期的背景下,电子元器件行业替代通信设备行业,实现利润位居各行业之首,占比为35%。电子元器件和通信产品利润达到全行业的60%。而我市的通信产品处于下滑状态,新型元器件也只是处于平稳发展过程。

(三)销售收入增长速度有所回落

1-4月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稍慢于全市工业发展速度。近两年1-4月份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都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均超过30%,而今年同期全市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25.9%,从绝对值上看电子信息产业相对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稍快一些。但最近9个月来,我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走势,今年以来占比基本不变,但今年的比重普遍比去年下降1到2个百分点。见图3。

图3:近9个月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国际转移趋势

当今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自2002年以来,信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强劲复苏,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大多在30%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关键技术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微电子技术向系统集成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向多媒体、智能化方向发展;网络技术向多业务、高性能和大容量方向发展;通信技术向宽带化、个性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软件技术向网络化、智能化,软件无线互联技术实用化发展。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由递次转移向直接投资转移,由整机转移向元器件转移转变,由生产环节转移向生产、研发、营销共同环节转移;由联合模式向垂直模式转变,同时,“独资化”倾向将更加明显。

(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由发展战略“做大”向“做强”转变

“十一五”时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突出应用导向作用,逐步由“做大”向“做强”方向转变,支持信息产业向核心基础产业发展,即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软件、新型元器件、电子专用材料、电子专用设备仪器、通信产品、计算机与网络产品、数字视听产品、信息安全产品、汽车电子、应用电子产品等11个领域。“十五”期间建立了9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31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区域集群格局和国家实施的基地园区战略促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变强。未来几年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将以下方向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结构由以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软件业与信息服务业协调发展转变,软件业占全行业比例逐渐提升。随着3G的推出,通信产品市场又将出现一次高速增长。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将继续扩张,这将带动基础电子产品市场的快速增长。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各类电子元件都将得到快速的发展。各类电子元件均将朝着片式化、小型化、复合化、高精度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

根据国家电子信息产业1-5月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看,全行业新增固定资产199.9亿元,同比增长96.3%。其中,新形成的固定资产中有120.9亿元集中在电子元器件领域,占全行业新增固定资产的60.5%,同比增长达到123.5%。预计今年全行业主要增长应集中在电子元器件领域。

(三)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将突显园区效应

近年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招商引资项目基本上集中在园区,且集中在信息家电、软件业和数字化仪器仪表领域,集成电路领域还未见起色,智能仪器今年将有较大规模的新增产出。随着信息产业园区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和招商引资项目的逐步投产,预计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六大发展领域中信息家电、软件业和数字化仪器仪表比重将继续上升。

从增长速度趋势来看,“十五”期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年均增速66%,除了电子信息产业本身的高速发展之外,如此高的增速也有电子信息产业“十五”初期基数太小的缘故。从今年前几个月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的运行态势来看,预计全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增速在40%左右。

四、政策建议

(一)更加注重招商引资

电子信息产业是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市“十一五”时期要发展的四大重点产业之一,其发展壮大对经济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质的提升需要量的增加,针对目前重庆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和技术领域都不占优势的情况,应更加注重加大招商引资工作。据统计,全国电子信息产品主要集中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占全行业的比例均超过85%,产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因此应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引进大项目、实施大突破、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大发展。

(二)加大执行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的力度

信息产业“1162”工程的美好蓝图需要良好的执行机制来保障。建议加快制定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六大领域发展的具体措施、实施办法和责任人制度。根据信息产业部电子发展基金“十一五”支持方向,抓住机遇,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新一代通信与网络、数字电视等重大项目的发展。

(三)更加注重信息产业发展环境的营造

制定激励信息产业高级人才来渝发展的具体措施和保障办法。完善统计等基础工作,为便于行业监测和研究需要,建议参考国家信息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来设计我市信息产业统计指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