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不可挡的焦虑,如何化解---转自我的新公号《easypama爸妈不蕉绿》

标签:
无言ok蕉绿easypama五年择校路十载育儿情爸妈不蕉绿 |
分类: 教育 |
来自热带的太阳鸟
并没有落在我们的树上
引自北岛《红帆船》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新来咨询我的小学家长们的蕉绿情绪似乎比我哪些老家长(现在基本是VIP级了)要严重很多。
前不久,有个3年级家长私信发来洋洋洒洒几百字,我凭第一感就觉得这位家长有点钻牛角尖了,后来约了面谈,了解到她的闺女总体还是不错,虽然跟海淀没法比,但在德胜学区还不算太差,理由是2020年海淀小升初主动切断了跨区通道,即便是大师银最后也只能去丰台的例子,也是有的。而且,奥数这种东西,半年不会,基本就跟没学差不多了。
这个妈妈显然是过度蕉绿,她蕉绿过度的主要原因还是源自信息不透明,这些重要信息至少有两部分她还很不清楚,一是升学信息,二是学业信息。
她既担忧小升初孩子进不了好学校,又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有我这种老司机指点一下,这位家长基本也就知道怎样抓好孩子学习是重点了。
对,小升初阶段,抓好孩子学习是重点。
任何时候,学习(对中产知识阶层家庭来说)都是硬道理。
上面的事例,我好像少说了什么,读者您能猜出来少说了啥吗?
是的,她过度蕉绿还有一个方面是不知道自己单位有没有政保,能保哪些学校。
无独有偶,最近来咨询的大机关及央企家长很多都是交流完了以后,问单位工会,居然普遍问出是有政保的。这就是人为的信息封锁了,美其名曰信息不对称。
所谓信息不对称,无非是升学信息严重封锁的婉转表达而已,很多基础信息都不许公布,还不许说,比如最简单的常识,摇号制度是由不摇号的人制定的。
也有从孩子很小时候就在我群里潜水的老家长,本来不蕉绿的,最近也有些蕉绿,因为原先规划的出国路线,最近不太合适了,还得兼顾一下扭头回来参加高考应试路线的可能性。
所以,原来的设想一旦打乱,难免容易慌乱,持续时间一长,也容易蕉绿。
升学,永远只是少数人受益的社会活动。
因而,无论小升初,还是中考,甚至幼升小,升学不是一篇二篇文章就能说清楚的,按照《easy pama 爸妈不蕉绿》一天一篇的节奏,大家要有耐心。
我今天能说的是大致的学业规划。
早起步缓给油+调低期望立足中考。
也就是学前及小低年级多引导,小中小高年级重视英语、数学、语文(西城区),或者数学、英语、语文(海淀区)。
其他区可以借鉴。
01
—
早起步缓给油
我有一篇36章的长文《五年择校路,十载育儿情》,连续发表于我的新浪博客上
现在百度“无言ok的新浪博客《五年择校路,十载育儿情》”,还能找到。作为育儿原生态的文字资料,至今仍有一些参考价值。
只不过,以海淀黄庄鸡血妈妈群体为代表的,这个学段现在的竞争程度,远远大于十年前。
单纯的奥数拼奖已经不算事,8岁CAE都有2个例子了。
拼命地超前学氛围,是一种导致小学家长普遍更蕉绿的重要的环境因素。
但请注意,我提的说法是:早起步、缓给油,能否把握好给油的尺度,是这套学习规划最为重要的环节。
学前阶段,家长引导孩子多思考多钻研,激发求知欲,方法有多玩游戏,多旅游,多识字,幼升小积累汉字至少1千字以上;
小学低年级,家长引导孩子练好写字,配合有效的英语课程,结合课内学习,抓好课外数学学习,还有就是聚沙成塔式的语文学习,从识字到阅读,日积月累。
02
二
调低期望,立足中考
小学3年级开始,也就是孩子9岁多接近10岁的时候,学业学习要上新台阶了,尤其是数学学习,将由记忆型向逻辑思考型转化,说得通俗一些的就是过去孩子可以凭聪明的小脑袋,靠良好的记忆力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在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至少在校外学习上,已经不够用。
这也是那位3年级妈妈担忧的,孩子学习内驱力不足,成绩起伏大之类的。
其实,早起步,缓给油,有助于提高孩子学习内驱力。
很简单的理由,孩子因为学习好而更愿意保持,这个过程已经把内驱力激励起来了,某个学科术语是“正反馈”。
这里要说的一个话题,也是我长期观察的一些现象的总结,那就是:
报恩娃vs训练有素娃
报恩娃,是指爹妈没怎么管,孩子自己就能学得很好。
训练有素娃,是指奥数特别好的俗称奥娃之类的优秀生。这类同学从很低年级开始,父母就有意引导,一步步保持领先。这类同学也不是近年来才有的,我高中同学之中就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当然,训练有素还要加上学习天赋非常好。
现实中的报恩娃,通常是事后诸葛亮式的靠结果说话,比如2020年中考570分及高于570分的俗称570娃,大比例是报恩娃。
满分是580分,570娃几乎没丢几分,
这种会题不错的天赋,属于天赋异禀,据我的观察,这也不是能够训练出来。训练可以提高准确率,但很难长期保持不错。
我最近做了一些沙龙,与某些名校初三实验班家长交流,非常羡慕她们有一手好牌,家有报恩娃,万事不烦恼,甚至连小升初大派位这么恐怖之极的事情也没考虑太多,就是第一志愿名校,然后就中了,然后就是孩子考进了实验班,然后,就是名次在校内领先,
噢 麦 嘎
我见到的是无比幸运的家长
很多优秀生及家长怕进弱校,小升初主动选择了22、55、166这类中学,然后,东城区的教育真的看似有些均衡了。
反正,中考,各校高端生的成绩已经拉不开了。
你会是那些幸运家长中的一员吗?
还是调低期望,立足中考,踏踏实实培养自己孩子的学习能力。
你会怎样选哪条路?
03
三
未完的结束语
这是吴钢(家长习惯称呼无言)所主控的公号《easy pama》的第五篇,也可以算是正式启程篇。
让我们为了自己的孩子们,共同探讨他们的人生成长所将遇到的各种问题。
敬请关注,并感谢家长们的帮助及大力推广。
本文作者:吴钢,周围家长仍然习惯称他为无言。
吴钢(无言)自2009年陪孩子幼升小开始,在受帮与施援家长的社会实践中,历经十余年,洞悉京城升学里里外外明沟暗道,并有学术性深入研究,同时具有优秀生学业辅导亲身实战的亮点,在重视育儿的家长群体中拥有良好口碑,堪称京城家长升学的指路明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