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退西进海不动,三区一模巧比对|陪伴中考50天--转自《无言新讲堂》第88讲

(2020-06-05 09:17:49)
标签:

无言升学新讲堂

陪伴中考50天

一模

小升初

中考

不倦的情人白了头

我俯身看命运


引自北岛诗作《无题-致马丁莫伊



这几天,北京各区中考的一模分数段陆续出台了,我将东西海三区2020年一模成绩与2019年做对比,看到图形显示的情况非常明显:
  • 东城退步
  • 西城进步
  • 海淀不进不退

请看下面三张图。
第一张图是东城区2019年和2020年的一模成绩对比:

东退西进海不动,三区一模巧比对|陪伴中考50天--转自《无言新讲堂》第88讲

东城区的退步一目了然。
据说这次东城区的数学试题最难,但一般来说,东城区经过灭奥及大派位等多重挤压小升初选拔优秀生,迄今已有5年,东城优秀生们传统上所具有的从小奥就开始培养的深厚数学功底被严重削弱了。
东城的中考成绩下滑,在家长们的预期之中,是早晚的事情。
王明(化名)是这次一模的幸运儿,他这次在东城区的排名很靠前,这几天正在加紧准备本周六的西城区科技特长的测试。显然他已经得到了有关学校的邀约。按他的说法,这次考试得益于在过去这个最漫长寒假里的自律、自持及自学,和别的孩子无所事事大不同的是他过去那些日子里,线上课程排得很满。当然,这次考试成绩好,也与他小学阶段在府学小学校内外所受的优质数学训练紧密不可分。
虽然在小升初的时候,因为父母找不到关系而自己没法进入五中分校这所东城区的顶级校,但在区重点里,因祸得福,自己抓紧加家长投入的支持力度更大,王明对自己今年的中考前景非常有信心。
无权无势中产阶层的东城精英子弟,复仇小升初,究竟是悲剧还是喜剧,最终还是看中考。
第二张图是对比西城区这两年一模分数段情况:

东退西进海不动,三区一模巧比对|陪伴中考50天--转自《无言新讲堂》第88讲

 
西城的一模,体现出一种两极分化严重的态势,自律的孩子自己好好学,不受疫情影响。也就是优秀生比以往要多,而另一端差生已经比去年要多了。
这不仅仅是因为今年中考人数增长了,还因为在西城家长之中,重视学习与不重视学习的群体也是泾渭分明。
李华(化名)这次考试发挥得不好,比零模(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在西城区排名次上退步很大,错了一些不该错的题以后,校排名掉了30多名,原本把握非常大的科特机会,也变得混沌了。还是长时间缺少校园生活的缘故,李华的考试状态还没恢复好,此时最焦虑的还是李华的母亲,由于是政保生升学,所以小升初都没有这么焦虑过。
由于是政保生的缘故,李华小学时候在奥数上花的时间精力很少,进入中学以后,数学也没有成为包袱。李华所在的政保校,老师非常尽心,学历和教学水平在全市也是数一数二的,同学们虽然基本都是政保进校的,但也都很努力,甚至李华也不清楚自己同学有多少在外面加小灶的,他偶尔和同学约个活动,结果发现他们都很忙,几乎没什么时间陪他。李华是自己跟着老师学就能学明白的俗称大报恩娃的类型,很少在外面上课外班,即便如此,初一初二的学习优势还比较明显,越到初三越能感受到每次大考在校排名的名次争夺上异常激烈,就像这次一样,稍有不慎,名次就会明显下滑。
优秀师资+勤奋生源+明事理儿家长 = 名校的中考优势。
李华母亲内心的隐忧,除了担心儿子发挥不稳定以外,还有一大块是担心今年的军人子弟加分数量有增无减,去年全西城区的这项数字是220多名,今年西城区参加中考的年级总人数增长了,这项数字会不会增长、涨多少还是个谜。

她还有件心事就是一直在看灵光寺有没有开放,如果菩萨保佑李华通过科特就可以上岸心仪校,中考也省心了。
中考有没有政保?给大家留一个悬念话题。
第三张图是是对比海淀区这两年中考一模情况:

东退西进海不动,三区一模巧比对|陪伴中考50天--转自《无言新讲堂》第88讲

海淀区一模成绩,对比2019年变化不大,除了总人数增加以外,别的都没啥变化。
海淀的优秀孩子从小到大在学习上的付出都是最多的,别的地域的中国人都非常重视的中考,在这里反而变得很平平淡淡,平淡之中还略微带些惶惑。
张成(化名)小学时候,属于奥数怎么学也没学明白的类型,当然,现在看起来,更像是跟的老师太次了,流水线培养的老师只会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把张成对数学的兴趣早早打没了。小升初以后,张成仿佛开窍了一样,学习成绩明显好起来,再加不间断的课外班,张成这次一模区排名已经进入到前1200名左右,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未来40多天,如何保持并力争再有所突破了。靠这个名次去穿红白校服没可能,但去其他名校还是有可能的。可最终决定张华中考命运的,还是中考成绩,不是一模名次。现在,张华不敢想,张华的父母更不敢想,一切的一切,都要靠成绩说话。

结束语:
一模成绩只能做参考,即便签约多数情况签的也是活约而不是死约,
  • 活约是指签约学生中考成绩要达到一定标准通常是该校最低录取线。

  • 死约则是对中考没有要求。

  • 的确,也有学校真的大规模签死约的,去年某一中用自己的直升通道保送大批中考低分签约生直升,对海淀区的中考统招体系造成巨大冲击,这类事件不太可能大规模重演。


所以,考好的孩子千万不要得瑟,一模名次很高,到中考出榜时名次大幅度回退的例子,屡见不鲜。


这里有很多教训,尤其是当中考判卷普遍很松时,优秀生相互之间的分数更难拉开了。
中考考试,切忌眼高手低。
越优秀的孩子,越应该排除干扰,专注中考本身,梳理好各学科的思维导图以及做好各类知识的串联,等等。
抓紧最后这44天。勿松懈,勿分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