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中考系列3,德胜学区海淀化

标签:
中考德胜学区闻风热七中裕中 |
那是风中之风,
使万物应和,骚动不安
节选自北岛的诗《你好 百花山》
最近,《阳光一路》了解了一些学校的中考情况,有A校和B校,同是校额到校校,且参加考试人数接近,简单的高分累计人数对比图如下:
需要指出的是,数据并不完整,带()的数字是为了图形准确性而估算的理论值,并非实际数据。
从550分到530分的两条平行线(始终相差10人)来看,应该是生源相同,学校的教学差异造成的,A校用的是名校教案,B校则无名校扶持。
A校高分段人数分布图及与西城区整体对比如下
进一步分析A校情况,在没有外力影响下,正常的高分分布应正态分布,如西城区全区高分分布,在全区正态分布的最高点545分,A校却出现545凹陷,原因是什么?
第1种可能是实验班,被否认了。
第2种可能是生源差别大,包括家长育儿态度及更重要的孩子内驱力经过小升初的激励而激发出来了。
第3种可能是课外培训的强化造成图形分裂。不能排除。
这种图形,对校额到校校来说,可谓是马太效应的再次印证:
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普娃的问题,还是在于家长们的人生态度。
各种资料及信息显示,德胜学区的两级分化趋势不可阻挡:
一极是随着闻风热到中考而来的升学竞争海淀化,育儿文化也日趋海淀化,受益的不仅是培训机构,还有师大二附中这个长期苦于生源不足的西城边缘地带的名校,但最快也只能在2022年高考才能体现出来。
另一极则是第4类家长化,子女升学无望,自我安慰的借口是:孩子不是那块料。
更多的分析,留待后续文章,及更多的真实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