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灼的等待,怎么又是两星期

标签:
早培少素中考统招校额到校 |

陪伴着现在和以往
岸,举着一根高高的芦苇
四下眺望
是你
守护着每一个波浪
守护着迷人的泡沫和星星
当呜咽的月光
吹起古老的船歌
多么忧伤
节选自北岛一首很老很老的诗《岸》
1,
2019年7月24日,地点北京,定位中考。
因为有家长报喜,我才知道北京中考统招工作还没结束,查阅了市教育考试中心网站,没见到太多相关信息,据中考家长们说是7月28日出统招结果。
这个时间节点是在中考考试结束一周之后,公布分数结果之后3周,填报志愿结束以后的2周多。
没想到中考也在学白虎区小升初,录取时间能拖这么久,虽然还没有延长到一个月之久,但拖长到2周以上,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这现象背后,至少能说明一个问题:
中考录取系统已经太复杂了。
然后,就是经历过小升初的草根家长的心理阴影又要浮出脑门。
以后的中考,越是复杂的体系,就越来越多的白虎。
有初升高小白家长,看见中考优秀生家长群里的大家发言,觉得初升高和小升初越来越有点类似了,但其实还好,见微知著,大家只是在打预防针而已,中考与小升初最大区别还是,这段升学环节里面暗藏着一条学习鄙视链,孩子成绩对应升学还是很大部分的话语权。
而小升初呢?明面上都不许看孩子成绩。
噢,管不了那么多啦:
恭喜已经和即将在心仪学校上岸的孩子们和家长们!!!
2,
这个话题太敏感,即使是前一阵子非常疯狂自称入营孩子之中多一半都是她训练过的某某,据说这几天也沉寂了。
结果还算好。
今年并没有太多意外发生,即便有也只能当做八卦传说。
早培,与少素,有共性,如有若干娃是双方均认可的,但更多的还是异性多,如对语文重视程度,对体育重视程度,等等。
但上章提到中考录取结果之中孩子的中考分数所占话语权大,而无论少素和早培的录取结果,孩子的学习能力则有基本要求,尽管这类要求还是被竹帘子盖着,并不公诸于众,学习能力是否会转化成即时测试分数,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该有什么样的能力(不考虑成人因素),怎样培养。
这就是新式素质教育。
3,老先生谈小学语文:
8月3日下午,13:30-16:30,四中特级教师王国源老先生继盛况空前的第一期讲座以后,举报小学语文学习第二期,,将针对小学生家长辅导孩子学语文中所提出的种种问题,继续做解答式讲座,地点在宣武门商务酒店,报名链接已经推出,敬请光临。上次盛况空前,没有报上名的家长可以补上这课。老人更多地从北京高考的高度来论述语文的学习。
7月27日本周六下午1:30-4:30,讲座是《奥与非奥》第5期,地点裕民里,报名链接已经推出,敬请光临。《奥与非奥》讲座,适合的是4年级及以下家长,尤其是在育儿规划之中在奥数路线与非奥路线之间摇摆不定的家长听起来更有针对性。
7月27日上午,28日上午,阳光一路宣武校区,也举办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公开课,现场名额有限,后续还有课可听。
4,其他事项:
另外,广告不用点,新浪博客广告一直与博主无关,多谢。再有就是我个人微信公众号被永久封杀一事,不是八卦,我争取再开一个。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