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年北京升学季之七,激战正酣时vs我不是牧师

(2019-04-17 10:54:53)
标签:

科技特长生

统招

校额到校

中考

小升初

分类: 教育

2019年北京升学季之七,激战正酣时vs我不是牧师
当风暴加满汽油

光芒抓出发出的信

展开,再撕碎

引自某诗人的《晨歌》

1,4月27日测试,还有10天:  

4月27日为西城区各校科技特长生测试的日子。

但top2暂时没说有校园开放日,简历及电话联系就很重要了。

师大实验中学的链接,见《-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育集团

四中的链接,见《北京市第四中学

师大二附中的链接,见《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9年中招特长生信息 —北师大二附中

师大二附中安排在21日有校园开放日。

师大附中的链接,见《北京师大附中2019年科技特长生招生工作方案

八中的链接,见《北京八中2019年高中特长生招生公告

上述5所学校的测试时间都在4月27日上午,家长和优秀生假设都拿到测试邀约,则只有5选1。

祝孩子们好运!!!

以下是根据市教育考试院的2019年各强高中招收的全市科技特长招生的指标所做的两年对比表,西城区的35中和海淀区的交大附中也有全市招生名额,但未计算在内,而其他全区科技特长生的数量,意味着签D约的机会,很多小白又很上心的初三家长可能只知道L约是根据一模、二模签的,当然,D约有反虹吸效应,也不是一定不可以毁约的。

D=dead,L=live

下表8中的城区招生数据也补充了,再补充了人大附中的数据,供家长们参考。

2019年北京升学季之七,激战正酣时vs我不是牧师

2,我不是牧师:  

小升初暗流激荡之中,某初中校最近专门为此发了一个通告:

2019年北京升学季之七,激战正酣时vs我不是牧师

 5月初就要办回区,现在映入家长眼帘的还是一个“尚未”接又一个“尚未”还有“尚未”,所有的公开进展都只是一句接一句的“将”、“将”、“将”。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除了师大二附中以外,均未说校园开放日的具体时间,这意味着小升初家长没有机会直接进学校找人沟通。

少了一个可以公开递简历的机会,这对家长们的心理打击太大了,这点是任何鸡汤们、鸭汤们都无法感同身受的。



我不是牧师,但我为孩子们祈祷!!!





3,学习事项:

不谈政策,只谈学习,这是我今后的工作方向,研究如何高效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包括观察力、专注力、学科思维能力、以及最难的普孩提优,最近有悄悄建立了3、4年级为主的优秀孩子群,已满2群,新建3群,已经可以开始咨询了。

另外,小中数思群有2群,小高数思群有1群。

学习是硬道理! 

现在初中课业压力空前,到了初中,拼中考,无论大鹅小鹅,家长都要费心为孩子寻名师找更好的资料,孩子也只有自主努力学习,各科都不能松懈,这在大道理上,已经没啥好说,演讲比赛,班级活动,量力而尽力为,但别喧宾夺主,也别被集中在自己家孩子一人身上,别家都偷着只顾学习拼校排,这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也不利。青春期,正是孩子世界观在成熟的阶段。家长要为孩子排除太不公平的打击(如果有的话就要挡住,没有则需注意预防)。

小学阶段,抓好数学为主,英语为辅,语文长期坚持,这是一个笼统的大方向。细节上可商榷的点太多了。而且,目前可以明显地看到,玄武、白虎、青龙,三区的学习模式,已经在悄然变化之中。

5,其他事项:

另外,广告不用点,多谢。

往期精选:

2019年中招白虎区科特减少数量及比例

2019年升学谜团1补记

2019年中考谜团开演1,数据,数据,数据,在哪儿?

2019年北京升学季之六,开始啦

2019年升学谜团徐徐揭开

升学季,偷发的校园开放日邀请

2019年北京升学季之五,名校国际部按耐不住的喜悦

北京2019年义务教育入学,各大新闻报道各说各话

人大附中突换校长,疑云重重,北京2019升学巨雷之二

2019年北京升学季之三,卖学区房的造假初三成绩

2019年北京升学季之二,升学的政策出台与未出台及妖言惑众等

2019年北京升学季之一,恶人党肆虐

2019年北京中考,展望之四,大鹅小鹅,名次保名额

2019年北京中考,预测与回顾之三,等待实操细节

2019年北京中考,回顾之二,校额到校有哪些变动

北京2019年中考,预测之一:普生祈祷

2019年北京升学季之七,激战正酣时vs我不是牧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