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 |
昨天家长群里转发了下面这条消息:
---------------------------------------------------------------
迎春杯改名:2018ACM-ICPC青少年程序设计科普邀请展示活动
第一阶段:12月8日(星期六)
第二阶段:1月1日(星期二)
第三阶段:1月27日~29日(大师赛)
---------------------------------------------------------------
消息一发出来,就有很多家长在群里问:啥意思,改编程活动啦?那我们孩子现学编程还来得及吗?
也有家长奔走宣传,迎春杯没啦,迎春杯没啦
支持这一说法的是晚些时候学而思发出的半官方声明,大致要点是:
一、这不是迎春杯,是新活动;
二、学而思不开新课,不组织报名;
三、这项活动有信息也有数学;
四、数学很重要。
同时,据说源起杰睿的某老师的帖子也广泛转发,大意要点是:
1,组委会还是迎春杯那些人;
2,出题人还是那些人;
3,数学很重要;
4,题型会有变化,与信息学相关的数学结构会多起来。
改名,还是改行,考题甫一露布,天下关心迎春杯的家长就都知道了。
有证书,远远好过无证书,这是相关家长群体的内心共鸣。
需要关注的风险有两点:
风险一,顺利度未知。
现在随着信息发达,红眼病数量不容忽视,对这种活动,一定有人要上告,再加上臭名昭著的杨东平之类,首届迎春ACM能否顺利举办,尚待实践检验,尤其是诸主流培训机构中的第一生源大户-----学而思的暧昧态度对迎春ACM的影响尚未可知,保守估计应该减少20-30%,毕竟太多懒家长只知道学而思。
风险二,自律性存疑。
迎春联盟对参加成员无制约能力,所以各机构甚至各机构的老师都要靠自律来维护迎春品牌,一般估计重要年级一等奖含水量10-25%按年份不等,这也是高思一直不积极迎春杯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所以,迎春奖项始终是诸多学校的一个非常有利的参考指标,但不是直接能敲开学校大门的敲门砖,迎春或其它奖项+其他保证才是有力度的小升初敲门砖。当两思消极之后,想挤入迎春联盟的非主流机构,就要在今年实践中,看是否新加了很多良莠不齐的机构。这时候,尤其要防范打着迎春备考旗号的各种高价培训活动,这其中有真有假。
最后,忍不住又想谈一下对家长各种反应的观感:
第一种是六神无主党。
这类以妈妈为主,往往是在各家都问过几遍消息之后,还持续打听消息,这其中很多不是不相信有或没有这个判断,而是对于参加与否举棋不定。
第二种是拆台党。
这类以爸爸为主,疑似脱胎自前几年甚嚣尘上的炒房党,他家孩子去考不考不明,但张罗着打消别人考试的意愿,这种通常是自家孩子准备不充分或者更大概率是孩子有能力但家长完全没做准备一看别家训练多半年了就想干脆拆了台子的情况。也有个别自家准备充分,忽悠别家不参与。
第三种是窃喜党。
第四种是平常心党。
第五种是稀里糊涂党。这种是窃喜党的最爱。
还有窃喜党最不喜欢的是第6种:
第六种是积极备战党。
其实,有些机构很早就备战了,毕竟这事情酝酿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