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无言ok
无言ok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3,559
  • 关注人气:2,4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令案,与北京教育的特殊性

(2017-02-17 08:48:08)
标签:

朱令案

六层家长模型

高知家长

干部子弟

分类: 教育
前几天,网络上又有人翻炒22年前的朱令案,但随着朱令老父母的声明而偃旗息鼓了。显然,孙维及与孙维结盟的相关同学们更愿意世人遗忘这个悲惨的案件,这类翻炒无非是为吸引眼球、扩大自己的自媒体关注度。
又怎么可能让人们忘记呢?在这22年里,宿舍投毒案屡屡发生,均迅速告破,唯独这个始祖级的案件已经在2013年被北京官方宣布为“碍于证据灭失无法侦破,且过程中未受任何干扰”,虽然朱令父母仍在努力呼吁警方查明真相,但可能性越来越渺茫。

虽然是22年前的事情,但也显示了北京教育的第一个特殊性:阶层差别大。
22年前的家长分层,很简单地分为:干部、知识分子、工农三种家庭、
孙维可以算是高干子弟,按今天分层属于无疑的第一层,当时是以艺术特长生身份被清华大学录取,虽然从各种资料看,朱令的艺术才华更超出很多;
而朱令则是高知子弟,按现在分层却很不利,毕竟现在的京城高知如云,光每年正式的硕博留京名额也有2万之多,22年新进了50万以上的高知人才,所以,朱家也只能分在最多第三层,前提还必须是在教育系统人脉非常好。
外省市没有非常多的第一层家长。
第一层家长有很多特殊需求:既不希望考试,又不希望自己子女纨绔化,还不方便送私立学校,却能左右任何教育政策的执行动作。其结果就是在北京公立学校之中,始终有非常优秀的权贵子弟校,无论小学还是中学,因而,教育部推出的取消小升初统考、就近入学等政策历经近20年的反反复复仍然难以推广。

北京教育还有第二个特殊性,即北京家长在政治文明、科技进步、国际视野等人文素质方面远远宽于外省市家长。
政治文明是指,北京发生的舆情事件,极易传入中南海,惊动高层。
朱令案中,警方能在案发2年后对有高官子弟背景的嫌疑人进行讯问,也可以算是政治文明进步的体现。这与同期发生的聂树斌案可做鲜明对比。
政治文明度高的结果是,民生问题易得到重视,例子之一是最近的市教委同意中小学安装新风系统,尽管目前了解的情况是各校安装的动作都不大,但在政策上已经不做限制即已进步,更早的例子是西城区拆除毒跑道,再早的月坛家长散步则不方便做例子,毕竟2014房教改对家长们的冲击并不仅仅是学区划分疏漏,而是朝令夕改式的任性施政。
科技进步在朱令案上体现很鲜明:
令被抢救过来,是通过互联网寻求国际医疗救援的首次事件,在人类互联网发展历史上也占据独特的历史席位,并且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围绕这个案件的讨论也反射出互联网发展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早期即前十年无成熟商业盈利模式:人人都是活雷锋,这阶段的发帖往往多出于个体的本心或本意,少见组织操控现象,谎言贴极易被识破。而进入互联网发展中期,则是有各类组织大幅度介入,网络自由生态极度恶化,进入到现在如文章开始所提到的无事生非现象,司空见惯,甚至有中学生在高考作文中怒斥这种以造谣生事吸引眼球的所谓网络营销手段,而实际生活中,家长在网络中获取真实信息的几率大幅度缩减,
国际视野的重要性与时俱进:
在朱令案中,朱令很多同学早已出国或学成回国,22年之后,不仅第一层家长有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历史传统,第四层、第五层家长中的非京籍家庭如果不能落户北京,则送孩子在高中上国际班在大学阶段出国留学成为很重要的升学道路。
这种特殊性反映在现实则是英语培训热度高,尤其是官宦子弟集中的老西城区。加之校内英语教学的古板陈旧,导致北京校外英语培训门派众多, 百家争鸣,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至今仍没有一套公认成熟的模式。

权贵家长们的国际视野太强了也带了一个接不接地气的大问题:
即第一层家长在教育政策制定或对其施加影响时动辄以西方非应试教育理念为准绳,强力约束应试教育下的下层家长的升学行为,如禁止幼儿园教学业知识,禁止升学择校考试,禁止奥数杯赛,禁止初一分班考试等等,无视中国自古已来应试教育所积累的丰厚积淀及血泪教训:只有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考试,才有可能接近选拔公平。而选拔公平直接关系到组织健康性,关乎国本,所以孙中山先生要特意建议设立考试院,显然并非无事生非,而是对中外文明做了深入探讨。

谈论考试在中国应试教育中的重要性,引发了北京家长与外省家长的第三个特殊不同:
围绕着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条应试公理,有着截然对立的阶层冲突。
这在北京家长之中,俗称是拼爹vs拼孩。
北京八方辐辏,家长之中高比例是考试精英出身,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在现实北京生活中唯一有可能实现的人人平等机会,唯一庶民子弟与王子王女平等的不存在于梦中的可能机会,
但权贵家长不想累坏了孩子,他们孩子不需要考试,考不考试由权贵说了算,
这就是我们以第4层家长为主视角来讨论北京升学极其各种应对策略的出发点:
如何在权贵扭曲的应试教育空间中,寻求子女升学出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