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名额到校对城区中学及家长学生造成的几种影响
(2016-07-09 18:57:14)
标签:
名额到校小升初中考 |
分类: 教育 |
名额到校对今年中考影响冲击巨大,首先是为保证中考过500分的比例要达到80%,因而中考难度大幅度下降,两种情况比以往多,一是高分扎堆,有签约生考出高分后后悔没法毁约的超级中学录取空间窒息;二是稳定性要求高,失手即跌出千名名次。还有几种隐蔽情况,一是今年军人加分、民族加分在中招录取中占了巨大优势,对中考公正性打击非常大。二是名额到校大量实施,使得普校低分生挤压了优质校学生的升学空间。
名额到校,是教育部继9年义务教育制取消升学考试后在中考这种选拔考试中所采取的一种奇葩做法,也就是初中普通学校在中考中保证有若干该地区重点高中的入学名额,通常按中考成绩在校内排名,但不排除有其他做法。这在教育不均衡的外省市,也可以说是没办法的办法。之前在北京中考,只有少量名额到校名额投放。但自去年扩大规模实施,特别是今年大规模实施以后,其震撼效果,前无古人。北京很多区已经通过了教育部的教育均衡验收,名额到校无疑重重扇了相关的大嘴巴,教育均衡那还需要给弱校以特殊照顾呢?
现实中,围绕着优质校资格出现了多种情况,不乏黑色幽默:
一,过去连家长也公认的优质中学如西外、育才,此次被列入弱校范围而享受名额到校政策优惠。那么这些学校到底有多弱,教委并没给出说明,家长也搞不懂。名额到校强化这类学校小升初吸引力,但减弱了高考竞争力(尖子彻底流失)。很难评估学校在名额到校上的得失,但家长十分得益
二、前年刚刚升入优质校行列的22中,却丧失了名额到校政策资格,而校方为留住本校精英也非常不积极去寻求公正待遇如相应的政策保护,对22中家长来说则是心头堵了大石头。这类学校丧失了小升初的吸引力,虽保持了高考竞争力,但学校虽受益,家长很憋屈。
三、还有些公认的优秀学校如育英为留住精英而不愿意成为优质校,并且使得自身中考成绩很难看(大批好孩子直升本校),那么名额到校需要强行分派优质中学名额,强行抽走优秀生源,不知道这类学校又有什么相应对策,拭目以待。这类学校,家长受益,对学校的影响也不算大。
四、无名额到校的弱重点中学如西区x5、东区x5,在名额到校上无所得,学校在小升初生源稍有改善,但学生中考处境更加艰难。
五、有名额到校的强普中或有志气的普通中学,家长是最大受益者,学校亦受益(如肯振作的话)
六、有名额到校的无志气普中,靠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
名额到校,是教育部继9年义务教育制取消升学考试后在中考这种选拔考试中所采取的一种奇葩做法,也就是初中普通学校在中考中保证有若干该地区重点高中的入学名额,通常按中考成绩在校内排名,但不排除有其他做法。这在教育不均衡的外省市,也可以说是没办法的办法。之前在北京中考,只有少量名额到校名额投放。但自去年扩大规模实施,特别是今年大规模实施以后,其震撼效果,前无古人。北京很多区已经通过了教育部的教育均衡验收,名额到校无疑重重扇了相关的大嘴巴,教育均衡那还需要给弱校以特殊照顾呢?
现实中,围绕着优质校资格出现了多种情况,不乏黑色幽默:
一,过去连家长也公认的优质中学如西外、育才,此次被列入弱校范围而享受名额到校政策优惠。那么这些学校到底有多弱,教委并没给出说明,家长也搞不懂。名额到校强化这类学校小升初吸引力,但减弱了高考竞争力(尖子彻底流失)。很难评估学校在名额到校上的得失,但家长十分得益
二、前年刚刚升入优质校行列的22中,却丧失了名额到校政策资格,而校方为留住本校精英也非常不积极去寻求公正待遇如相应的政策保护,对22中家长来说则是心头堵了大石头。这类学校丧失了小升初的吸引力,虽保持了高考竞争力,但学校虽受益,家长很憋屈。
三、还有些公认的优秀学校如育英为留住精英而不愿意成为优质校,并且使得自身中考成绩很难看(大批好孩子直升本校),那么名额到校需要强行分派优质中学名额,强行抽走优秀生源,不知道这类学校又有什么相应对策,拭目以待。这类学校,家长受益,对学校的影响也不算大。
四、无名额到校的弱重点中学如西区x5、东区x5,在名额到校上无所得,学校在小升初生源稍有改善,但学生中考处境更加艰难。
五、有名额到校的强普中或有志气的普通中学,家长是最大受益者,学校亦受益(如肯振作的话)
六、有名额到校的无志气普中,靠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
前一篇:北京中考,名额到校的冲击力
后一篇:名额到校,对幼升小及小升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