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的喧嚣与被其遗忘的角落
(2015-09-23 16:43:22)
标签:
宏庙小学力学小学学区房顺城街一小 |
分类: 教育 |
昨天下午原想避开西单北大街的拥挤(当车从南向北开过西单路口时,已看到前方道路呈现停车场状态),便选择走太仆寺街绕行,结果,弄巧成拙,反而被宏庙小学低年级部及力学小学的放学接送车流堵得严严实实。昨天有很多中小学都有活动,宏庙和力学也不例外,而且这两个学校租赁的接送孩子的大客车已经都开进胡同里了,加之周围一直有长期停车,使得拥堵情况更严重了。
当车缓慢地挪过灵境胡同路口以后,路况便畅通很多了。
在我印象中,宏庙小学原本一个校址,太仆寺街的低年级部应该是在2014年教改以后为应对激增的学生数量而新增加的。教改的结果便是一个个小规模的小学在消失,而拥有多个校址的超级大校一个个又一个诞生出来了。
目前看起来,只有一个校址的城区学校,不能说是好学校了。那么附近的力学小学、再远一点的顺城街一小,前途又会怎样呢?会不会成为被教改遗忘的角落?
教改对闹市区交通的影响,比起对附近房价的影响那真是小巫见大巫。比如宏庙的学区房在14年教改的刺激下,普通的塔楼早已突破了12万每平米,而且有成交,而在长安街以南的顺一小学区内更新年限的塔楼,不仅过不了10万且有价无市。
那么,很容易理解的是,如果现有的教改不改革其静态思维方式,将持续逼迫家长们必须通过学区房来择校,其结果是某些人私下里可以通过划分学区获取高额利益。这类的事情并不匪夷所思,北京的家长在很多城市的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蛛丝马迹,相邻很近的家庭孩子上不了家门口的名校,而相距几公里楼盘却被划为名校学区。原本与房地产不搭界的教育管理部门,通过教改反而添加了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奇怪事情。这种喧宾夺主又将演变出怎样恶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