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埃及金牌中文导游之一张伟明

(2015-02-21 21:08:19)
标签:

埃及中文导游

张伟明

拉美西斯二世

赫梯帝国

分类: 旅游
         这次去埃及旅游的导游中文名是张伟明(解放军援埃体育代表团长帮他起的),阿拉伯名字是马哈默德啥啥啥(后面的没记住),年近40岁,皮肤黝黑、身材魁梧,个头1米8,体重目测在200磅以上,毕业于开罗的语言大学中文专业,现在是全埃及三大金牌中文导游之一,曾经是胡锦涛访问埃及时候的中文导游。
        据说伟明考大学的时候最初想学德语,他父亲,一个埃及中层公务员,坚持让自己的大儿子马哈默德(张伟明的阿拉伯名)学中文。伟明父亲的理由是:中国和埃及都是文明古国,两国关系一直很友好,从来没有波折,不像西方国家当某一个西方国家和埃及关系不好,其他西方国家也合伙欺负埃及,选择中文,意味着选择了一个长期稳定的饭碗。
       伟明说他学中文的时候异常痛苦,尤其是在当时的埃及缺乏学习中文的语言环境,全埃及没有几个说中国话的地方,而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工作繁忙,又都会说阿拉伯语,没有人有时间陪一个大学生练口语。为了学习中文,伟明不顾社会歧视,去温州老板开的餐馆打临时工做服务员,刚开始,他接温州老板的电话时,一句话都听不通,幸好是上海老板娘能讲普通话可以沟通。在餐馆打工的时间里,伟明和两个分别来自安徽及四川的厨师成为了好朋友,不仅深化了中文,还学到了多种方言。苍天不负有心人,伟明的中文不仅有进步,而且当他毕业的时候遇到了好机会,当时在全埃及学中文的本国人只有15人,其中多数是女性,结婚后就不出来工作了,男生也有移民国外的,结果他就成为了抢手的香饽饽,工作岗位随便挑,他最终选择了埃及国防部,并且根据埃及的义务兵役制,加入了埃及特种部队,还曾经与外军一起联合演示,所以伟明对美军并无太大好感,觉得他们怕死。   
     伟明在给我们解释他学中文的困难时,举了工作中的实例。伟明会说多种语言,阿拉伯语、英语、意大利语、德语等,他说德语难学在于词性时态等多种变化,而汉语难学却不是因为语法而是中国的地方广大、方言众多,同样一件小事,说法非常多。他带第1个中文团是台湾团,他们说上厕所时去尿尿撒尿,于是伟明在带第2个参观团(我国访问埃及的干部团),也照猫画虎的说尿尿,结果他说完以后,客人们面面相觑,后来团长告诫伟明说去上厕所婉转的表达方式是方便方便。以后,他知道了中国人关于上厕所的诸多说法:方便,嘘嘘,唱歌,尿尿,上厕所,拉粑粑,洗手间,大号,小号,轻松一下,放水,WC,等等。
 埃及金牌中文导游之一张伟明


     令我印象深刻的倒不是上厕所的中文称呼如何繁杂,而是伟明不厌其烦地解释埃及的伊斯兰思想,宽容、博爱,与极端思想完全两回事,由于其出身背景及成长经历的缘故,他对现总统塞西非常支持。我们旅游行程的后几天,俄罗斯总统普京突然到访埃及,与塞西总统签署了俄埃友好协议,并承诺帮助埃及建立核电站,只待了一天,普京就匆忙返回俄国,而在普京回国那天,埃及报纸报道军方在西奈省击毙了17名极端分子。同时,埃及又在推动叙利亚巴沙尔政权与反对派举行谈判以图联合对付ISIS。古老的中东,始终呈现着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即便是在3000年前,自比天神的拉美西斯2世,在中东国际争斗中,也不占上风。尽管拉美西斯2世在阿布辛贝神庙的壁画上,极力刻画了他在叙利亚的卡叠什战役中大获全胜,但后世的历史学家却多有怀疑,拉美西斯2世一开始堕入赫梯人的圈套,部队被一分为二,可根据壁画的自述,即便埃及宣称胜利,最后也没有攻占卡叠什城堡,战役目的完全没有实现。但随后的岁月中,赫梯帝国面临更强大的嗜血对手亚述帝国的崛起,无力双线作战,转而与拉美西斯2世议和,共同对抗亚述。但历史有其自身发展规律,最终,赫梯帝国还是被穷兵黩武的亚述帝国灭亡,其首都哈图沙被彻底毁灭,其民族湮灭于历史之中,如不是近代历史学家的偶然发现拉美西斯2世写给赫梯帝国哈图西里3世的和平协议并进一步发掘了赫梯帝国的文化遗存哈图沙遗址,从而发现并解读了赫梯文字,人们都以为赫梯只是圣经中提到的一个神秘民族而不真正存在过。
 
埃及金牌中文导游之一张伟明

      古老的中东,走马灯式的民族交替,唯有现在的埃及人多数还是自称法老族,意思是法老的后人,剩下的少数是努比亚人,我印象努比亚人就是现在的苏丹人,南方的阿布辛贝神庙距离埃及苏丹边境只有70公里了。但古埃及的多神崇拜,早已在七世纪的伊斯兰化以后从埃及彻底消失了。古代埃及法老所具有的宗教身份也成为彻底的历史符号了。
       基督教、伊斯兰教多从犹太教义中得到了启示,而犹太教的起源却可以追溯到埃及新王国十八王朝时期的埃赫那顿宗教改革,埃赫那顿试图以只崇拜太阳神阿顿的改革推翻埃及的多神教崇拜,最终在他死后失败了,但信仰的火种却在人间播散下来,逐渐的,在多神崇拜的古文明中,一神教逐渐发展起来了。也许这和人类抵御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有关:当人们什么都畏惧的时候,什么都是神灵,这就是原始的多神崇拜;当帝王们掌握的帝国力量越来越强大以后,帝王所敬畏的因素越来越少,所以一神教越容易为君主们接受;当事实上的君主,认定人定胜天以后,再也没有大自然的力量可以束缚了,君主自己就成为天神,象拉美西斯二世这样的例子,便是到处建神庙立雕像,耗费民脂民膏,导致了埃及文明最终的且是长久的衰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