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年择校路,十载育儿情 --------从幼升小到小升初的漫长回忆(30)

(2014-11-19 18:35:09)
标签:

9年制义务教育改革

小升初

幼升小

直升校

深度联盟校

分类: 教育

第二十九章2014 北京教改三部曲第一章 风暴东来--------东城区开出了教改支票

2013年年底的时候,有好心家长已经向我透露西城区委将对西城幼升小和小升初进行巨变的消息,主要是取消9年义务制教育阶段的单位与学校共建,而且西城区委率先垂范已经取消自身与学校的共建关系。虽然我当时听着还觉得很好笑,因为西城区委区政府所在地的就近入学资源,不光在西城即便在地球上也是首屈一指,单位对面,分别是京城最著名的超级中学之一的北师大实验中学的高中部和初中部,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区委区政府驻地附近的两所小学都被划入北师大实验中学的直升校。这是后来的趣话了。

我的天性使我容易相信真正家长说的话,这几年还没有受到真正的家长欺骗过,将心比心,善良的家长听到别人家受委屈也会难受的,而常见负面的情况是家长们喜欢闷着自己的消息不说,生怕被别人听了去,增加自己孩子的竞争压力,令孩子吃了亏。相反地,伪家长介入到家长群里,在这个赚钱没底线的社会里,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了,。

西城区委的举动,并且很快就得到了其他渠道的印证,很多大单位陆续被取消了共建。尽管不少后知后觉的单位还在让单位里的家长报名以上报共建名单。

但教改的风云却是从东边刮起来的,由东城先做了一番震耳欲聋的试点宣布。

2014115日北京晚报及陆续转载有关新闻:

东城启动义务教育综合改革 今年起建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40115 15:44:09来源: 北京晚报

  今天上午,东城区数十所学校签订“2014年改革任务协议”,启动了本市义务教育综合改革的大幕。今年,各区县都将启动大力度教育改革,促进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均衡。

  建7九年一贯制学校

  今年9月,东城区将首次在所有学区推行“大年级组”,作为原有校际深度联盟的一种创新模式,将一所优质校与一所薄弱校联盟之后,建立“大年级组”,统一管理、统一排课、共享师资、统一评价。淡化学校边界,扩大优质资源共享。

  今年开始,东城区采用两种方式建立九年一贯制。一种是品牌初中联合普通小学,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20149月新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学生,6年后将全部直升到对口的优质初中。例如青年湖小学和171中学初中部,就是这样的模式。第二种方式是优质品牌小学,上延3年,增设初中,形成九年一贯制学校。

  对于介于普通小学和优质小学之间的“二类小学”东城将给予升学政策倾斜,30%的毕业生对口直升优质初中。例如和平里四小是大家公认的品牌小学,但该校学生想进入171中学的初中部,只能通过大派位,而和平里一小,未来将有30%对口直升171中学的指标。这样的名额倾斜,旨在实现生源的均衡。

  名小学与普通小学捆绑

  东城区计划用名小学捆绑几个临近普通小学的方式,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带”。在“资源带”中,几所学校的学生将在几所学校之间顺次接受优质教育。一二年级在A校,三四年级在B校,五六年级在C校。例如北新桥—东直门学区,一所普通校遂安伯小学,与史家胡同小学低年级部、高年级部一起,连通形成一个“优质资源带”,成为史家小学的另一个低年级部。低年级部在横向上实行“大年级组”制:学生一至三年级分别在两个低年级部就读,四至六年级全部进入史家胡同小学高年级部就读。

  弱势初中半数学生

  可以直升示范高中

  在解决小学教育均衡问题的同时,东城区对中学资源均衡配置也有新的计划。示范高中指标名额按一定比例落实到初中,名额分配将向较弱的初中倾斜。

  较弱初中的示范高中招生分配名额比例逐渐从30%提高到50%,使较弱的初中升入示范高中的比例不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据了解,目前东城学生升入示范高中的比例已经达到48%

  此外,东城计划在2020年前30%优秀教师干部都要轮岗交流,中青年教师100%轮岗交流。

  “教育云”覆盖所有学校

  两年内,东城区所有教育机构将实现WIFI全覆盖,东城教育师生员工随时可以无线上网。东城将建立起网上教育资源库,开放共享校园网、骨干教师课程资源、远程虚拟实验室、3D技术应用等,启动远程教研、视频会议等远程管理。

  数字精品课程、名校教育系列资源、学生同步辅导、名师课堂等一系列优质学习资源中心,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全区师生借助“教育云”的网络优势,实现互动和资源共享。记者 李莉

  东城区中小学对口学校安排

  ■九年一贯制学校

  1171中学——青年湖小学

  2、东直门中学——雍和宫小学

  3、史家胡同小学、曙光小学——二中分校、55中分校

  4、五中分校——方家胡同小学

  5166中学——校尉胡同小学

  6、广渠门中学——花市小学

  7、文汇中学——文汇小学

  ■深度联盟校(联盟一体化管理)

  1、分司厅小学——北锣鼓巷小学

  2、崇文小学——新景小学

  3、史家胡同小学——史家小学分校

  4、史家胡同小学——西总布小学

  5、黑芝麻小学——织染局小学

  6、培新小学——永生小学

  750中——50中分校

  811中——11中分校

  922中——21

  10、中央工艺美院附中——中央工艺美院附中艺美小学

  11171中——和平里一小

  12171中——177

  13、五中分校——国子监中学

  14、广渠门中学——龙潭中学

  ■优质资源带动校

  1、和平里四小——和平里二小——东师附小

  2、府学胡同小学——府学胡同小学低年级部——美术馆后街小学——什锦花园小学

  3、灯市口小学——灯市口小学低年级部——北池子小学——东高房小学

  4、史家胡同小学——史家胡同小学低年级部——遂安伯小学

这是见于报章的最原始记录,后来又颇有增加,在7月份新增加的直升校和深度联盟校如下:

九年一贯制学校

    工美附中——艺美小学

    一师附小——景山学校

    深度联盟学校

    1.一体化管理

    和平里九小——和平里三小

    第一六六中学——第一二五中学

    广渠门中学——崇文门中学

    2.对口直升学校

    东四十四条小学——第五中学分校  30%直升

    新开路东总布小学——第一六六中学  50%直升

    新鲜胡同小学——第二中学分校  30%直升

    汇文一小——汇文中学  30%直升

    前门小学——前门外国语学校  30%直升

这一年,东城的教育改革,陆陆续续地涵盖了多数小学,少数未涉及到的弱势小学,家长也在为孩子们的利益,努力争取教委将划片小学与好学校联合。

如永外学区的家长向教委呼吁的结果,是景山学校参与进来,帮助一师附小成立9年制直升学校。景山学校作为京城名校,师资力量强大,教学经验丰富,历史积淀丰厚,但作为出了名的老牌贵族富家子弟校,又没有小升初压力,孩子们的玩风在京城也首屈一指,景山学校论学业成绩并不出色,早已不在东城一线牛校阵营中了,这次和一师附小的合作,不仅招生的学生数量扩大了,生源的社会阶层也多样化,既解决城南永外地区好孩子升好学校难的困难,对于景山学校学业成绩的恢复也大有裨益,未来将是多赢的局面。另一个例子则是2014年小升初,东华门学区由于学区内的优质中学景山学校不参与小升初派位,因为该学区家长不断与东城教委联系,呼吁增加优质中学,最终,东城教委明确166在东华门学区接收大比例的派位生。等等

当然,即便再细致的划分,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而很难彻底改变东城区教育资源北强南弱的差异。东城的家长们还是理性的,并没有不合理要求。另一方面,如外交部这样高等级的单位数量少,且这些单位的家长往往更愿意送孩子去西城,加之共建政策的取消,导致每年东城幼升小所接收的600-700名跨区共建生中的绝大多数进不了。再加上东城地理位置优越,房价不低,又一直缺少房托造市现象,而新北京人绝大多数又对东城区不了解,相当多最有刚性需求的新北京家长心怀疑虑,这也避免了育翔陷阱这样的单学区过热现象突然爆发。从而使得东城教委在做学区直升划分的时候,比其他各区有更高比例的调配空间,更好布局。

2014年的小升初派位结果看也验证了这一现象,东城55%的小升初学生升入了优质中学,仅凭大派位进入好学校的比例升高了很多。只不过,同一所优质中学所接收的生源素质差异很大,入学以后的测试情况有着天壤之别,同样的卷子,有考99分的,也有考10分的。这也反映出了东城也存在着一些对子女的小学教育相当懒散的家庭。不学习的孩子进入牛校的数量(包括关系择校、派位入校等),粗略估计,远远高于好学生不幸被派入弱校的例子。

2014年教改的历程中可以看到,东城教委并没有以教育强区的领导者姿态自居,盲目自大,甚至在我感受中,教委很象是存有有心追赶西城的理念,最明显是在教改过程中充分给予中小学各大校校长以信任。

从东城直升校的选择来看,明显是由中学用心挑选过的。这话说来又长了。自取消小升初统考政策以来,历经18年,北京老城区无论西城还是东城,普通小学即便再优秀,也普遍出现京籍生源大量出走向大校强校汇集的择校潮流,2009年之前已经蔚为壮观,而在2009年闻风热之后,择校疯狂已经裹挟了很多不情愿择校的家长被动为孩子择校。因而,老城区的普小京籍生源不足,非京籍生源数量激增,早在2011年,我就曾看到过一个内部资料,显示东城普小非京籍比例超过30%,比例最高的是很多家长知道的织染局小学,一个年级只有几个京籍孩子,比例高达97%,西城比例最高的是四环市场旁边的新街口东14条小学,这两所学校都有名人(邓亚萍、谢军)因为关怀打工子弟而拜访过的新闻报道。家长所不了解的资料,在教育系统是可以查询到的,而中学校长及校领导们对附近小学的了解程度,远比从冷冰冰的数字中得到的感受更为深入,更为活灵活现。曾经有一位活跃的网友在论坛中讲述过青年湖小学被171中学选取的经过,虽然我没有刻意去了解内幕以核实真伪,但从我的日常了解中,我觉得可信度高,尽管有些演义的成份在内。以我平时的了解,方家胡同小学、雍和宫小学也是朴实无华的老京城普通小学,校长们和老师们既不浮躁也不懈怠,就是勤恳教书尽职尽责的一些好教育工作者。

有一个在北京晚报115日最早版本中的直升校出现了偷梁换柱式的例外变化,这就是:

3、史家胡同小学、曙光小学——二中分校、55中分校

现在看到的结果是:

史家胡同小学不参与直升2分的活动,而是曙光小学改名史家实验小学,作为代打,直升2分。在人事关系上,史家胡同小学校长、书记分任史家实验小学的校长、书记,曙光小学校长任史家实验小学正校职校长。

2014年中的新闻报道,史家胡同小学将在2中帮助下自建初中。2中也够忙活的,直升小学里面有55中家门口的曙光小学现史家实验小学,还有家门口的李敖母校新鲜胡同小学,实际上,东四9、回民小学等等一大批建国门学区的好学校都眼巴巴着盼望着自己的学生可以升2分,熟悉的家长不禁要问:

2中自己都还要忙乎重夺东城高考第1、中考第4的宏伟目标,还有时间和精力来雷锋一把京城最牛贵族子弟校之2把交椅上的史家胡同小学吗?

元方,你怎么看?

我看过的这个段子被演义得非常非常长,先放下不讲吧,下章单表西部战情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