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择校路,十载育儿情 --------从幼升小到小升初的漫长回忆(28)
(2014-11-08 19:59:33)
标签:
小升初教育人大附中坑中坑 |
分类: 教育 |
2013年下半年,北京小升初圈子里首次出现了学校要求声誉不佳机构道歉的事情。
人民网及众多媒体在2013年11月2日都刊登了一篇新闻报道,内容如下:
近日,人大附中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有关“xx园教育”就损害人大附中声誉登报道歉的消息。人大附中称北京xx园教育在推广“早培班”业务时,擅自利用人大附中的名义,在招生中向学生家长做出不实承诺。针对此事件,人大附中发表声明如下:
1、人大附中从未委托任何培训机构就人大附中“早培班”、“小升初”等进行培训。凡是以人大附中校名义开展的此类培训,皆为假冒,欢迎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和学生家长向学校或公安机关举报。
2、对于冒用人大附中名义进行的损害学生及学生家长利益、损害人大附中声誉的机构或个人, 一经发现,将依法追究相应机构或个人的法律责任。
3.人大附中“早培班”是“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验项目基地”的简称,是得到上级部门批准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验项目,该项目的招生,人大附中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相关规定操作。
而其中,当日的北京青年报则更直接,原标题就是 XX园教育”冒充人大附中开早培班:
本报讯 今年9月,人大附中陆续接到家长反映,“‘xx园教育’正以人大附中名义进行早培班报名培训”,要求学校证实。经校方及公安机关查实,“xx园教育”擅自利用人大附中名义,诱骗学生参加其举办的早培班专项培训。近日,“xx园教育”发出致歉声明。
今年9月起,“xx园教育”擅自利用人大附中名义,面向人大附小,中关村一小、二小、三小等多所小学五年级学生,举办所谓的“人大附中早培班招生考试说明会”和“人大附中早培班考试录取工作会”,在招生中向家长做出不实承诺,诱骗学生参加其举办的所谓针对人大附中早培班的专项培训,并收取12000-24000元的高额培训费,对人大附中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近日,“xx园教育”法定代表人向人大附中致歉。人大附中也就此做出声明,指出“人大附中‘早培班’系‘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从未委托给任何培训机构,凡是以人大附中名义开展的此类培训皆为假冒,欢迎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和家长向人大附中或公安机关举报。”
各大媒体都刊登xx园教育道歉的报纸扫描件,在报纸上很小的一块地方,落款时间是2013年10月29日。尽管当事人想缩小影响,但学校方面真的很生气了。
这条新闻对熟悉相关人物的小升初家长来说并不意外,不出这样的事情才奇怪。尽管这是多年以来,北京的中学以法律方式要求社会培训机构登报道歉的第一次,至今仍然也是唯一的一次。
而且,在小升初圈子里众所周知的神测培训机构不是这个xx园,而是另一家与各学校确有渊源的培训机构。已经是公开秘密,没有学校关系的培训机构无异于诈骗,骗点小钱还可以,一旦规模坐大,势必导致学校与公安机关的联合介入。
这个新闻对家长们避免受害有帮助吗?很遗憾,没有太大用处。
在现实中,不仅仅各种职业托儿层出不穷,单是功利心重的家长也有相当数量,她们明知所接触的人的声誉非常可疑,但幻想着为自己的孩子找到升学捷径,甘愿上当受骗,甚至其中有某些负责公司人力资源的家长,有意无疑地诱导了很多不明真相的同事特别是单位中的大批幼升小菜鸟家长,甚至于准妈妈。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与声誉可疑者另存在不为人所知的联系的嫌疑。
对于幼升小菜鸟家长来说,最可怕的诱惑来自于可能是房地产机构暗中出钱资助的各类择校免费讲座,学区房往往是草根家庭甚至几代人多年积蓄的大投入,在口吐莲花、轻描淡写的忽悠之下,就可能投向房地产早已囤积好的房源中,有证据显示,房地产机构在一些热点区域提前囤积了相当数量的房源,姜太公钓鱼,等“鱼”上钩。更可悲的是,对草根家长来说,买下学区房的结束,却是家庭小升初的6年长征第一步,是艰难的起点……
买学区房这类事情,无论是不是房产中介的别人说的多么天花乱坠,还是别冲动,要守住底线。
幼升小菜鸟家长受欺骗还只是金钱,小升初家长则浪费更重要的时间和精力。
小升初招生有种种不为人知的渠道,极端情况有著名的坑中坑机构特意寻找孩子成绩在边缘的家长们签署包过协议,如孩子在这个坑顺利过江,收取6位数金额,如孩子没过江,机构则赔付双倍金额。当然这个情况太极端了,只有坑中坑有绝对把握的时候才做这样的事情。通常是收取5位数费用,保障成绩目标达到多少,不能承诺赔付。
就目前情况看,以前的市级重点中学这类牛校的渠道,在于各校自己的坑班关系及在大培训机构的宝贝(牛孩更受重视)程度。2013年人大附中的小升初却很混乱,因为仁华学校停办了,当年采用了神测筛选之后再以夏令营考察的方式选拔孩子,但出人意料的是,与8中的神测选拔有长年经验不同,人大附中的神测这一关反而把一些出色的孩子筛下去了,根本没机会在夏令营里考察,加之以xx园教育之类的大肆活动,所以2014年就没有采用神测选拔孩子的方式。
需要家长们留意的是,优质校中的区级重点中学(以前评的)私密性极强,有自己的暗坑,与社会机构无关联,尽管2009年的赵普所做的小升初调查不敢调查市重点只揭示了区重点坑班内幕,但每年都有很多小升初家长仍然不清楚内情,所以欺诈者最常使用这类学校来宣称自己有关系,这类群发短消息也是家长们经常收到的升学欺诈信息。对菜鸟家长来说,也最容易上当受骗。
这类学校,靠谱的还是家长自己可信任的该校前辈过江家长所介绍的渠道,当然也有自称是过江家长自己建群搞起择校中介活动,如著名的大宝。是否靠谱存疑。
作假无底线,不仅食品作假无底线,择校欺诈更游离于法律边缘,也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管不到的地带,
但家长还是应该有自己的底线,否则,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没底线,而没底线的家庭比例大多了以后,整个社会没法不躁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