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年择校路,十载育儿情 --------从幼升小到小升初的漫长回忆 (16)

(2014-09-26 03:24:23)
标签:

育儿

百里挑一奖

走美杯

奥数

教育

分类: 教育

第十五章   2012孩子的第一个奖杯

       2012年初春,一个雪后的上午,孩子考完了第十届“走进美妙花园杯”以后,我陪他到附近的什刹海散步。

自从上了仁华以后,周末周日,变成了一个仁华学校半天,再加一个数学课、一个英语课,再也不象一、二年级的时候,可以用一个整休息日出去游览山水,连这样的遛弯时间都很难得了了。

    虽然冷峭的寒风不时吹过,但能大口呼吸着湖边的新鲜空气,也是一种享受,正当我陶醉的时候,孩子突然主动问起我杯赛中的某个题怎么做。

    我一向不愿意在考试后对答案,因为我觉得对答案改变不了什么。所以这个习惯从学生时代就一直延续下来,所以没问孩子题目对错,没想到这次是孩子主动来问,而且说他觉得其他题目都比较有把握。虽然我很讶异,但也为孩子的主动而非常高兴,题目当时也没想出来,先放下,还是陪孩子玩要紧,孩子最缺的就是玩的时间。

   2天,杯赛答案公布了,核对的结果是如果不填错答题卡的话,孩子只错了一题。

    从上一年年末,到这一年春季,有几次流感传播,孩子已经病了两次,病完以后参加的考试反而出奇的好。一次是学而思期末考试班里第一,另一次就是这次杯赛。

    在考试之前的前三周,由最初的每天下午低烧发展到后来的双肺肺炎,去儿童医院看病,大夫似乎都已见惯不怪了,其他医院的大夫也不以为然。最后靠吃阿奇,加中药调理,孩子好了。让家长看着揪心。

    学校那几年每年都有流行病,流感是全社会的,出水痘、手足口,总有几例,一般是在秋冬转换和冬春转换之季最严重,倒也形成了规律。学校里的相互传染,还有学生带病坚持上课,特别是在补习班里坚持学习,往往传染了周围的同学,这点很可怕。加之,习惯性的对流行病的不报,往往令学校和家长都防不胜防。能够想到的办法,出了打疫苗,也只有带孩子多锻炼,多运动,增强体质,增强抵抗能力了。

    病后出成绩,可能是因为脑子里没有装太多杂项知识吧。

    不过,孩子那年寒假去台湾旅游倒是玩疯了,数学解题能力也就是传统的迎春杯考得稀里哗啦,还被大班授课老师狠狠批了一顿。

    迎春杯难度高,题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又是三、四年级一张卷子,考试技巧很重要。当然,失败的主因还是准备不充分。

    这位严厉的老师已经是孩子在学而思的第六任数学老师。

    第一任和第三任是同一个老师,也可称为名师,虽然很年轻,但已拥有硕士学历。她讲课时特别注意每个孩子的反映,当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有时候她就会叫孩子站起来回答问题,有时候,也会边讲课边走过去,在不注意听讲孩子的桌上轻轻敲一下,巧妙地维持课堂纪律又不使课堂气氛搞得很严肃。她讲课也是深入浅出,孩子们非常容易理解,课下做题也能照着老师的思路去解题。孩子听她的课,非常专心,也非常喜欢积极回答问题。后来,有次调课,换到另一位也有些小名气的老师那里,孩子积极回答问题就被当作多话而被屡屡制止,还因为不是那个老师的学生,得到的红卡也少很多。

    老师对我们孩子也很喜爱,当我们因家庭住址远而换家近的班以后,老师还很惋惜地跟孩子母亲商量:“我的班非常满,换出去就再难进来了,还是让孩子留在班上吧。”当时,我们都没体会名师班为什么难进,所以还是转班了。

    第二任老师是公立学校的资深老师,讲课一板一眼,但总让我觉得缺少前一个老师那种对孩子的母爱及教课激情。讲课的知识点、解题思路,都很正确,孩子学得也都很好,但是,我们总觉得缺点什么,缺点什么呢…….

    最终,1年级学而思杯结果出来,孩子名落孙山,而前一个老师教的原班孩子几乎人人获奖。

学而思低年级教学是统一教案制,不同老师都要按照教案来进行,这是学而思的教学管理特点。高年级则有HT老师这样的例外,但同样的孩子,在不同的老师手里教出来的结果还是有些不同。

    于是,我们义无反顾地把孩子转回原班,但过程稍有些曲折,原班的孩子都考入了超常班,新班已经满员,终于等来了一个退班的机会,孩子又回到第一任老师的班里,一直学了整个2年级,这期间,获得了学而思杯数学3等奖和数学花园探秘杯(当时还称为小迎春杯,不过,现在是TC版的大迎春杯了)2等奖。加上F小每日60题的数学训练,孩子的数学基本功相当扎实。没有这样的基础,上仁华23的冲刺班依旧会是听天书。在一年以后的第十届走美杯,也就是开始提到这次比赛中,她教的班上十几个孩子中有三个孩子获得了一等奖,而且这个班还只是东城的一个普通课外班。

    遗憾的是,这个老师只教12年级,不教3年级及以上。3年级孩子也进入到了学而思的超常带号班,新任老师就是狠批过孩子的这第六任。第四、五任是葱姜组合,很早以前听HT老师的课,并没学到东西,所以没法算师生关系。

    第六任老师是从带小升初班转下来的,所以她讲课的时候,总喜欢引用小升初的故事来开导孩子们,要求孩子们的学习规范,如笔记记录、草稿纸的用法也要象大哥哥们看齐。

    和上一任老师相比,这位老师的突出特点就是严厉,当孩子有错误的时候,好不客气批评,遇到孩子进步时,也毫不吝惜表扬之辞。

    在她不教孩子以后,在某个家长群里,我聊起这位老师以后,有家长补充了她的一个故事:在她教的班上,曾经有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在5年级的时候还不是很用功。于是这位老师就找孩子长谈了很久。这位孩子后来发奋努力,小升初考上了人大附中,孩子家长非常感谢这位老师。

    后来,每年孩子获得杯赛一等奖的时候,在发给老师们的感谢短信中一定有这位火一般热情的老师的一条。而第一任老师据说已经读博士去了。 

      想一想,什么是好老师?其实就是对我家孩子上心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这也包括孩子的班主任、数学老师及各任副科老师。

    走美杯的成绩出来了,孩子榜上有名,并且名次在总人数的1%之内,而同时获得了第一届“百里挑一”奖,有幸参加了颁奖典礼:

下面是当年博客的内容,稍做修改:

    颁奖典礼是在清华附中礼堂举行的,3年级有44个同学参加了,孩子有幸也是其中之一。

    清华附中是101的邻校,记得我以前还在那里参加过一次考试,故地重游,斗转星移,人是而物非。

    因为开车抄了近路,避开了拥堵路段,所以到现场落座以后,还有时间等待典礼开始。

    孩子周围的同学很多相互认识,有五一学校的,也有巨人超素班的,还有可能是机构超常带号班的同学,十 分熟络。那年的巨人超素班战绩特别好,7个满分3个是巨人超素,3个来自五一小学,另1个是非常著名的但家长不愿意声张的。虽然颁奖典礼是高思协办,但三年级组高思只有3个孩子出席了颁奖礼。

 五年择校路,十载育儿情 <wbr>--------从幼升小到小升初的漫长回忆 <wbr>(16)

       照片是从高思网站里下载的,里面没有孩子的影像,当时是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列,他在后排被挡住,前面这些著名孩子很多已经在人大附中就读了。

    孩子只认识本校的一位同学,是隔壁班的,虽然他认识对方,大概对方并不认识他,相互都没有打招呼。不过,后来的后来,两人还是成为了同班同学,又是后话。

    等到6点半,终于开幕了,我一边听着长篇报告,一边也要观察孩子的听讲状况,开始,孩子似乎也不习惯听报告,到后来,和他身边的同学越聊越欢。

    我感兴趣的倒是孩子身边的那些牛孩们,平常没有机会见到,这次倒连他们的家长的模样都知道了,只是3年级的孩子很多还是稚气未消,多少有些出乎我的想象。当然,后来见面机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几次活动以后,很多家长都认识了。

    终于,孩子们上台领奖了,当孩子捧着奖杯回来的时候,这不光是他的第一个,也是我们家的第一次。

 五年择校路,十载育儿情 <wbr>--------从幼升小到小升初的漫长回忆 <wbr>(16)

      孩子回来说了一句:这要能装酒就好了,让我楞了一下。什么时候可以父子对饮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