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择校路,十载育儿情----从幼升小到小升初的漫长回忆(2)
(2014-09-13 00:12:24)
标签:
幼升小赞助费牛小升学打工子弟 |
分类: 教育 |
第一章
2009年对于北京幼升小家长来说,因为是羊年出生孩子居多的缘故,择校形势原本应该是在有长达23年时间跨度中最不紧张的年份,我们在之前还特意看过内部的出生婴儿数量统计,2003年比2002年少了20%多。
怎奈当年有家教育机构创办的网站e度教育论坛(简称eduu)异军突起,有个闻风大师以一篇《2009年幼升小圣经:择校大揭秘》,轰动京城,之后从崇文区开始,各区逐次评论,并将各个小学按几流几类划分品级,最突出的言论就是:西城好,西城小学各个精彩。
其实2008年及以前,京城重点小学(以下简称牛小)的择校率(包括共建关系)不低于40%,超级牛小高达80%,这可以从2014年取消共建保留保障服务之后,几个超级牛校招生不足,略见一斑。
但草根家长毕竟还隔着几层窗户纸,并不了解牛小的情况,终于有那么一天,借助现代网络技术,eduu和闻风大师,把面向公众的纸窗户捅破了,京城择校热自此,由暗转明,由低调转向狂热,当年幼升小择校被虚高了,连择校费都高涨了一倍,但最后没招满学生的牛小不止一家,这与受政策巨变影响的2014幼升小中超级牛小暂时出现缺位有相似之处。
简单介绍一下当时幼升小的情况,不择校的孩子依户籍关系进入户口所在片区小学,择校则有共建及各类共建生(你懂的,不懂也不能解释),裸考生(凭考试择优录取),还有上学以后的转学生。
不择校的孩子原本在普通小学(以下简称普小)就读,在之后几年老城区普小生源普遍不足,被迫招收打工子弟之后,京籍家长择校趋势加剧,导致普小的打工子弟比例连年攀升,有些学校比例高达94%,很多学校因而被称为打工子弟小学,但老城区的这种情势在2014年受到政策的很大冲击。
回到正题,当时的择校过程,幸好我还有几篇博客做了记录。以下是整理重放后的博客《小儿升学记》,相关链接见:《小儿升学记》(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ba0ac40100eyp8.html,《小儿升学记》(二)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ba0ac40100f6xf.html,《小儿升学记》(三)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ba0ac40100iid2.html
看着儿子开开心心的从学校回来,禁不住想到折磨了一年多的升学战斗总算告一段落,
幼升小有了好结果,小升初将是6年以后的辛酸。
往事一段一段回放过来:
孩子的生日是在2002年9月份,所以去年就很折磨家长,
究竟是提前上学还是晚一年再上?
当时家里面的计划是能托人上好学校就上,上不了就晚一年。
果不其然,托了几条线的关系去问好小学,答复都是:孩子太小,学校不收。
可孩子班上早几天不到9月1日的孩子也都有进去的,
还是关系不硬气!
好学校进不去,一般学校,家长也不想让孩子上,
估计着今年的羊娃少,学校好进!信心满满!
略过一年中间的找人求人过程......
今年的6月13日,是北京市各小学接受片内孩子报名的日子,
于是家长早早就带着孩子穿戴整齐,去了离家最近的一所口碑比较好的学校,老师很认真的考察孩子的识字能力、算术能力还有看图说话以及拍球能力,给了一个很好的评价,当场就录取了。临出门的时候,家长又和校长谈了几分钟,了解了学校的教学方针和理念,感觉收获颇丰。
接下来,又去了另外两所学校,孩子也都顺利过关了。
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报这么多学校?
原来是家长已经报名了一所以抓教学见长的区重点小学(现在叫重点示范小学)简称D小,到时候,会有入学考试,现在带孩子多参加面试,积累经验,培养自信心。
又过了一波三折的两个星期,D小终于来通知家长去参加面试,为此孩子还紧张地复习了一些功课。
到了面试那天,一家人又是自信慢慢地提早到了学校考场,但 可是 不对头呀
尽管是分几批测试,但毕竟报名了700多人,一家3口甚至4口,操场上都挤满了人。
人多不怕, 怕啥呀?怕的是没托关系。
没托关系怎么啦?没托关系,老师给的面试分数就不会高。
为什么没托关系?因为后文还会提到,家长已经托人找了市重点小学F小和J小,所以在D小方面就没有动用关系以节省资源。
有人会说,乱不乱啊,上个北京的小学,至于这样嘛!
我想说的是
没做过父母,体会不到做父母的辛酸。反正是为了孩子上个好小学,家长已经是把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动用上了。
回到正题,D小果然没有录取我们的孩子。另外,F小今年也很紧张,唯一的好消息是和J小谈好了赞助费用,就等着录取的消息了
可这一等,就是度日如年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我们焦急地在网上搜索着消息,看到F小招生录取从开始到结束,看到孩子被录取后一个个家长兴奋地欢呼,一个个家庭如释重负,
偏偏J小没有动静,一直等到了各学校放暑假的日子。
再三询问朋友关系,得到的答复都是:耐心等待,没问题。
我们一想,也是啊!毕竟很多名小也有去年8月份录取的。再等等吧!
孩子已经从幼儿园毕业,于是做妈妈的特意为他在J小的游泳馆报名参加暑期游泳班,想让他及早熟悉环境。结果,第一个周六的上午,就看到了很多家长领着孩子进了学校,而一楼大厅也有很多老师负责接待等登记,上去细打听,才知道是J小的招生报名+面试开始了。
可怎么也没有通知我们?
一时间得不到朋友的回复,便带着焦虑的心情仔细观察这名小的招生:
来报名的家长似乎都是早先接到电话通知的,带了各种资料,而F小负责接待的老师每次都要问家长:“是谁介绍来的?”然后在报名表上旁注一下,接着就是看各种证明材料
也有家长自称没带户口本的,老师就不肯收表,而家长死缠硬泡也要把表递上去,
于是老师问孩子:“你几岁啦”孩子回答:“五岁!”可把家长吓坏了,赶紧圆场说道:
“这孩子已经过生日了”。
很多交了表的家长,就带着孩子在食堂里等候老师来领孩子上楼去面试。
纷乱之中,有个孩子死活不去面试,竟然哭了起来,做妈妈的却难受得脸色异常难看,拽着孩子到没人的场地教训去了。
看别人家热闹而自己家孩子还没着落的滋味并不好受,晚上正苦恼万分的时候,朋友短信来了:“家长请放心!”于是,一块石头总算暂时搁到了地上。
心里还在想着:“也许是我们谈好了的,根本不用面试。”
时间又过得很快,转眼就是8月份了。
消息来了,入学的事情要等到8月20几号,那就等吧!
又过了半个月,那边再次问了我们的意向,我们的意向还是很坚决上,于是朋友安排到8月26日去和学校谈。
虽然很困惑,怎么还没谈好呀?!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有着落了。
度日如年地又过了几天,到了26日这天,朋友突然问我们愿意不愿意去F小,啊?!天下真的掉下来馅饼了,我们连忙答复:去!
于是在原定去J小谈事的29日这天,我们谈好了F小的入学事宜,交了赞助款以后,孩子拿到了入学通知书,
这样,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情总算告一段落...
好啦,当年的博客到此结束了,而博客中涉及的各校后续情况各不相同,J小是著名的9年制学校,长期在5年级招收小5班,也是我们家庭当年为孩子选定的努力目标,但就在2014年据说因老校长退休而突然取消了有很长历史传统的小5班,而在J小的奥娃也不能考出去。
D小当年发生了一起流氓骚扰案件,被在网络曝光而导致第2年入学生源减少一半,连续几年折腾下来,历史悠久好端端的学校在家长们的口碑中跌入了低谷,直到2013年换了新校长,才开始回升。
F小在后面章节会有涉及。
这几段过于真实,不知道是否真是命运的捉弄,生活中的戏剧性,远比英达的肥皂剧离奇古怪:
择校过程中,曾找到一位老校长帮忙,偶然间他语重心长地说:“象咱们这样的家庭,甭管什么世道,孩子抓好学习是硬道理”。当时的体会不深,后来才琢磨过来,为什么他主持的学校当年为家长疯狂追捧。
只不过,后来再见到这位校长的时候,他早就不记得谁是谁了。
与孩子幼升小相关但未在博客中涉及到的学校也有几所:
孩子的户口在西城,奶奶家附近的普小以教学严格著称,因为招收了打工子弟而逐渐被京籍家长嫌弃,现在被大热门校合并了,房价倒是立竿见影直接和大热门校的学区房价格接轨了,户口所在片内普小学以快乐教育为主,一直是以招收裸考生为主,今年未被大校合并,且不能招收裸考生,而在孩子裸考被录取的著名普小,在之后也有和孩子一起学习的同学,又是另段话题了。放弃这所学校,有接送不便的考虑,所以当年接到该校班主任老师的来电时,我们家长都很惶恐,一再表示歉意。
不管是什么剧种,幼升小这场拼爹演出,对我家来说总算落下帷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