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房冲击了拼爹,教委怎么还没疯?
(2013-05-17 11:33:14)
标签:
教育拼爹幼升小小升初择校 |
分类: 教育 |
纷纷扰扰的幼升小,即将进入高潮,而且是即将持续几年的入学大高峰的第一年。
在纷纷扰扰之中,有个声音不停地聒噪,有个身影格外吸引眼球,那就是某大师在卖力指点着盲目的家长如何“巧妙”应对信息采集体系,
我本以为他疯了,但现实却很悲催,随着大师的一次又一次的疯狂叫嚣,有关方面却悄悄地收紧了绞索,对信息采集办法的规定越来越细致,越来越严格,越来越不近人情
.......
肿么啦???
是大师的魔力激发了有关方面的斗志吗?
噢,不
事实超越了人们的想象,西城稍微好一点的学校,片内生的数量都大大超过原来的预期,留给条子生的座席越来越少,
如果不越来越严查,越来越多的条子也难有着落啦
哎呀呀,拼房子的冲击了拼爹的
而这才是大高峰的第一年!
仅仅是个巧合,大师的疯狂举动激荡了众多家长的盲动,又反过来刺激了有关方面。
静心想一想,有关方面,您怎么能不抓瞎?当您把西城丰富的高中资源封闭在一个小城区里不开放出来的时候,您怎么能够阻挡全北京各知识阶层多一半的家长想把孩子送进西城的意愿和行动,您象大禹他爹爹一样堵住了小升初再堵幼升小的跨区择校,您还能堵住北京庞大而又背景高深的房地产市场吗?
愚蠢、徒劳的政策,折腾平民百姓家长们的耐心和忍耐力,一年又一年,一级又一级家长们的愤怒真的不会冲击到您那貌似麻木不仁的地位吗?
几千年的大禹都知道,堵不如疏导,
其实还有个流传了2千年的官箴:“水至清则无鱼”,这个官场经典事例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班超在西域19年,为大汉帝国苦心经营了西域的归附和稳定繁荣,当他年老即将归故里时,当继任的任尚征询他的意见时,班超引用了《论语》里的这句话,意思是西域人情复杂不能较真,而贵公子出身的任尚把箴言当成了老人的软弱呓语,结果班超走后,没有几年,西域大乱,汉王朝迅速地而且是永久失去了对这一方土地的控制力,中原直到盛唐才恢复了对西域的控制。
当每年西城50%以上的择校生中的大部分未来都要通过买房子落户口才能实现家长们的心愿的时候,最高层会无动于衷吗?
这不需要班超的智慧任何人也能知道:
条子生您不仅堵不住还要帮着找好地方,买不买房子那是您更管不着的公民自由权。
未来的京城幼升小,疯狂是常态吗?